原创 王亚平 邵阳
文字的舞台
(纪实长篇小说连载之37、38)

【 37 】
女子连还真是个宝贝。
以前县指的领导还把她们当包袱,认为这帮小女孩干不了多少事,还需要特别照顾。
后来发现这一群黄毛丫头还真行。
她们特别能吃苦,凡男民兵能干的事她们几乎都能干。连抡大锤打炮眼,开山放炮这样的重事险事她们都能干。而且进度、质量一点都不比男民兵差。

这还不是主要的。
更奇妙的是,她们就象一副兴奋剂,她们来到那个工地,那个工地就沸腾了!打夯的号子特别响,歌声、笑声特别多。
小伙子们都像发了疯的野牛一样干活。
有的干脆脱了小褂光了膀子,为的就是让姑娘们看一看他们结实的肌肉疙瘩。
县指领导们聪明了,把她们当成一支机动的王牌部队掌握在手中,轮流派往各个工地。哪一处的进度上不去了,哪一处需要攻坚了,就把女子连拉上去,准行,灵得很!
其实道理很简单,异性相吸,物理现象。
男民兵连中绝大多数都是一些血气方刚、没有尝过女人滋味的毛头小伙子。每天他们排着队上工地的时候,由于女子连的驻地在马路左边,没有人喊口令,准是齐刷刷向左看齐。

【 38 】
C县是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只来了五千铁建民兵,因此只是一个民兵团的编制。
而其他县都是上万人,甚至是几万人,因此都是民兵师。
黄平已经被调到团部当通信员了。
他在施工连队干的时间不长,也就是一个多月。
县武装部的王科长只在工地呆了不长的一段时间。
他走的时候,向营长和教导员推荐了黄平,说:“你把他调到营部来吧,这小子不错。”
不过,他把“立功”的承诺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教导员说,行,营部正好缺个写写画画的。
就这样,陈副教导员找黄平简单地谈了几句话,黄平就从连队调到了营部,当了个文书。
当文书就是出个黑板报、干些写写画画之类的宣传工作。用不着下工地。比在连队轻松多了,黄平有点受宠若惊。
还没干三天,教导员忽然把黄平叫过去,说:“我们这个塘养不下你这条鱼了。明天打背包去团部吧。”
黄平愣了楞,说:“怎么又调我,让我干什么呀?”
教导员翻了翻白眼,说:“我知道?反正不是让你干指挥长。你小子,好好干,别给我丢脸!”
营部到团部不到二百米,背包都用不着打。
第二天黄平挟着被子就去了县指挥部。

(本文采用的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