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行是一种病】
文/张万明
河南那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女教师真是大了胆,放弃了人们梦寐以求的工作,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就和学校拜拜,真是活出了自我。要知道在现今这个公务员、事业编吃香的社会,一职难求!敢有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奇女子是真的需要一些勇气和胆识的,我举双手赞成!因为年轻的她,早已经知晓了自己以后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的她的生活轨迹。
世间的我们为什么非要按照大众所认为的“成功”的生活而生活呢?世上会有多少人像这个奇女子一样有这样的想法,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看看名山大川,看看风轻云淡,体验人文精神,感受历史遗风。可是很多人却冲不出世俗的藩篱,不敢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而是困于自己的一隅之地,如井底之蛙再也冲不出去,也如转磨的老牛围着那盘沉重的石磨在沉闷的磨坊里走完自己的一生,死水一潭,激不起半点微澜。
自小就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当作自己的座右铭,可是书读多了,却处处显出一副迂腐像,常言不也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吗?就是说,在旅行中,能够获得的信息与道理,远远地多于书本,所以无论是囊中羞涩还是现在的小有存蓄,我总是向往外面的世界,那些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那些隐藏于豪华都市里的里弄,那些光怪陆离后面的世俗生活,都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渐渐地我成了驴友中的一员,在旅行的路上,且行且乐,且行且建,且行且思。
有驴友为伴,有大山为伴,有溪流为伴,有鲜花为伴,有长路为伴,有……有这些为伴,累并快乐着!当然旅途中,不仅是风花雪月,也有人们所说的烦恼,离家住宿人不熟夜里睡不着的烦恼;饮食差强人意,难以下咽的问题;被“托儿”欺骗心里失落的怅憾;体力不支关节疼痛难耐……还有很多很多,所有一切都曾遇到过。但是我的脚步却从来未曾停止过,每当踏上新的旅途,又信心百倍,心情愉悦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我抛弃那些所谓的“成功”,去大地,去大海,去田野,这样这些年天南地北的走,全国各地,走了很多地方。走!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成了我的一种病。和那些美丽的风景邂逅,真真正正有了“相见亦无事,不来相思君”默契,所有的旅行都成了一种病,一种相思成魔的病。假如一年中不出去走上几回,心里和身体总是那么不得劲,但是一踏上旅途,这病那病全跑到九霄云外了。
行走于旅途,忘掉了烦闷的工作,琐碎的人际关系;忘掉了老婆的唠叨,身边的家长里短;忘掉了电视上的中国、世界的热点,网络里的花边绯闻;忘掉了好笑的、可恨的人,愤怒的、耿耿于怀的事还有不开心的心情,只剩下被风鼓动起来的情怀,还有那过目不忘的优美的风景,以及那高远的天空,归途中美丽的晚霞。体验到了“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的孤寂凄清;身临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顿悟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空旷,大山中细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惊喜,旅途中也身受了“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愁情。
或者,旅行的意义,在于万物无言却能有沁人心脾的力量!
有时没有时间出去,也会骑着自行车到处转转,不知谁说过,身体和思想总有一个在路上,我们不能既不仰望星空,又不低头思考。我们边行变思,这样,慢慢的就走出去了自我,走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
暑期又至,景色正美,走!!明早就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