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前天巴蜀夜话发表了灌县蒲阳空军幼年学校一组民国时期的照片引起大家的浓厚兴趣,今天我们请到学校守护人袁圣全老师摆一摆当年发生在学校的那些传奇故事。袁圣全老师是学校当地人,住都江堰(当时的灌县)蒲阳镇空幼学校附近村子,他当兵退伍后,又到空幼学校穿上军装,至今成了学校唯一的守护人。
向袁老先生致以崇高的敬礼!
灌州故事:殷乡长滴血驾虹路
文/袁圣全
民国时期空幼学校照片 都江堰市档案馆
1937年7月1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军侵犯我中华。为了抵抗外来侵略,不做亡国奴,全国人民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抗日战争。1940年,在灌县蒲村场往北半里地左右的大明寺浅岗深处,国民政府在这里选址,办了一所“空军幼年学校”,这所学校占地580多亩,没有围墙、没有大门,为抗日战争培养了许多飞行员和军事人才,“空幼校”的名气传遍了海内外。
自从在这里建了这所军校之后,给当时的蒲村场增添了不小的名气和影响力,也给蒲村场的人们带来了文化上和思想上的进步。这个故事和军校的学生有关……
一天午休时间,空军幼年学校有三个学生感觉没什么睡意,便相约去蒲村场赶集市。路过蒲村场街上的十字路口时,见到有许多人围成一堆在看热闹,闹哄哄的,三个年轻人出于好奇也凑了过去。
人群中间的是一位手拄着拐杖、裹过脚的老太太,正抱着一个人的腿死活不放手,又哭又闹的,那哭声很是凄惨。三个学生向围观的人打听这是怎么回事,有人悄悄地给他们说了缘由。原来是蒲村场乡公所的乡丁拿了老人卖的十多个鸡蛋,不给钱就要走,老人家实在没办法才这样做的。
民国时期空幼学校照片 都江堰市档案馆
围观的人七嘴八舌地都在议论,有个老头子走过来告诉三个学生说:“这些乡丁,简直是无法无天、恶贯满盈,在蒲村场这七条街上抓拿骗吃、横行霸道习惯了,也不分老弱病残,见啥拿啥,他们是公家人,我们老百姓惹不起,他们整天去烟馆、进赌场、进妓院,在蒲村场这个地方是红黑通吃、无恶不作。”
听了这些后,三个学生义愤填膺,挺身而出要为老婆婆抱打不平、主持公道。于是上前指着乡丁,叫他们立刻退还老人家的鸡蛋,否则就必须给钱,并且要求乡丁当众给老人家赔礼道歉。
这些乡丁平时就在蒲村场横行霸道惯了,从来没人敢这么和他们说话。其中一个走到学生面前,指着学生的鼻子骂道:“你几个狗×的娃娃兵,毛还没长齐呢,敢出来管老子的闲事,这里没你们的事,马上从老子面前消失!”三个学生年轻气盛,也不怕他们,和他们据理争辩。乡丁仗着是蒲村场的“地头蛇”,根本没把学生放在眼里,便动手打了起来。
开始的时候,三个学生还能招架一阵子,后来民团的乡丁都来了,这三个学生寡不敌众,吃了大亏。看热闹的人是越来越多,场面十分嘈杂。混乱中有一个学生从人群中跑脱出来,另外两个学生则被民团的乡丁押了回去,绑在乡公所的木头柱子上,用皮鞭抽打,打得是血肉模糊,惨不忍睹。
逃出来的那个学生跑回学校后,立刻向“空幼校”的教官报告了情况。教官一听,这还了得,学生出了大事,他没法向上峰交代。立即向教育长汪强上报了情况。通过上峰电话沟通,很快就通知学校派人到乡公所去领人。
当教官带着人去到了乡公所时,本以为领回学生就算了,然而,看到两个学生被打得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甚感心疼!觉得这帮乡丁太可恨、太霸道了,几个十多岁的学生为点小事,居然被他们打得如此的惨,真是往死里在打。一怒之下,就把事件经过如实地电告了重庆蒋介石,蒋听后大怒,说道:“全国上下都在抗击日寇的侵略,国家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的学生是培养出来打日本人的,是万里挑一的飞行员、是人才,一个小小蒲村场的乡丁竟敢胡作非为,往死里打我的学生,简直是无法无天了。”
民国时期空幼学校照片 都江堰市档案馆
随即委派夫人宋美龄严办此事,决不姑息、决不留情!宋美龄按照蒋介石的指示,责令四川省警备区温江行署严办此案。行署派出了一个特务连参与这次行动,由警察局的参谋长李友寿亲自带队,火速赶赴灌县蒲村场乡公所缉拿凶手。
蒲村场乡公所的乡长名叫殷耐修,上游村人,1914年11月22日出生,21岁加入青年党,23岁任职蒲村场联保主任,28岁任灌县青年党主席、蒲村场乡长,兼蒲村场小学校长,此人头脑聪明,能力非凡。任职后一直官运亨通,为了捞钱他上下勾结,在当地开设烟馆、妓院、赌场,“掌红吃黑”、祸害一方,带领着手下一帮打手,成为蒲村场的恶霸,蒲村场的老百姓都称他为“殷阎王”。
温江行署的特务连进入蒲村场后,立刻包围了乡公所,首先控制了乡长殷耐修,然后就去抓那几个乡丁,乡丁听到风声知道自己惹下了大祸,早就逃之夭夭了。抓不到凶手,只好缉拿了乡长殷耐修,准备带回温江行署查办。特务连押上殷耐修就要启程,殷看到此种场面,深知这次下属打了蒋介石的学生,惹怒了蒋,其亲自下令,那必然是惹下了滔天大祸,自己肯定是难逃罪责,此去温江行署肯定是凶多吉少、死路一条。临行前,他恳求带一样东西,李友寿同意了他的请求。他进屋只拿了一床洁白的床单,跟随部队就出发了。
特务连押着殷耐修一路朝着成都方向走,路上李友寿把蒲村场的情况电告了温江行署,行署请示了宋美龄后,回电告知李友寿:按照上峰的最高指示,早一刀晚一刀,最后还是一刀,一个小小的乡长,为了杀一儆百,就地处决,现场拍照上报就行了。特务连接到命令后,行至驾虹乡一个叫“花子桥”的地方时,李友寿即刻命令部队停下来,把殷耐修从车上拖了下来,押到一块菜田里让他跪下,特务连士兵个个荷枪实弹站在两边。
殷耐修看到这场面感觉不妙,连声喊冤,他撕心裂肺地喊道:“老天爷呀,蒋总裁呀,我冤枉啊!此事是下属几个龟儿子干的, 我毫不知情,最多判个管教不严之罪,罪不至死啊!”李友寿说:“殷耐修,听闻你是蒲村场的‘殷阎王’,平时就带着乡丁横行乡里,欺压百姓,你说这事与你关系不大?这叫上梁不正下梁歪,你逃脱不了干系。”殷耐修说:“我就算有错,也不至死吧?”李友寿说:“你知不知道‘空幼校’的学生是谁的学生?那都是蒋委员长的宝贝,是培养的航空精英,要保卫祖国,要去打日寇的,金贵得很!比你我的命值钱得多。”
李友寿看了看殷耐修一眼,接着说道:“殷乡长啊殷乡长,你就是打死几个地痞无赖都不会治你的罪,你偏偏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打‘空幼校’的学生。这次算你倒霉,惹怒了蒋委员长。和尚跑了庙子在,抓不到乡丁就拿你问罪。接上峰指示,就地处决你,你当了替罪羊,觉得冤枉就去给阎王爷说吧。”殷耐修知道说啥也没用了,提出了一个请求,说自己是被冤死的,他要坐在白布床单上离去,证明自己对党国是忠诚的,是清白的。
民国时期空幼学校照片 都江堰市档案馆
李友寿心想这家伙一个将死之人事还挺多,想到他也是个替罪羔羊,就满足了他这个要求,对他说:“就按你的想法办,动作快点,我们还要赶路。”殷耐修谢过李友寿之后,从怀中取出白布床单,铺在菜田中,然后走到床单中间,盘着双腿坐下后,闭上眼睛说:“好了,你们开枪吧。”
到了这步,李友寿觉得这殷耐修还算条汉子。随即把写好的布告拿出来宣读完毕,只听得一声哨子响后,队列中跨出四个背着枪的纠察士兵,戴着黄袖套、黑眼镜,紧接着第二声哨子响,四人把枪拿出来,哗啦哗啦地将子弹推上了镗,三声哨响之后,四人对着田中的殷耐修一齐开枪,“砰砰砰砰”枪响之后,殷耐修仍坐在那里原地不动,李友寿觉得奇怪,叫士兵过去看看情况,一个士兵过去用脚踢了尸身几脚,只是摇晃几下仍是不倒。士
兵骂道:“他×的,胸口都打成筛子眼了,你这家伙还能挺得住?”李友寿叫法医去验,证实殷耐修已伏法。随即叫士兵把尸身推倒,拍了照片。临行前,李友寿在当地找了两个轿夫,给了他们每人两块银元,叫他们把殷的尸体抬回蒲村场乡公所后,再去通知家人过来收尸,然后就命令部队回行署复命去了。
两个轿夫拿了人家银圆,不敢怠慢。虽然一开始听说枪毙人有些胆怯,但看到手中的大银元,想着抬一辈子轿也赚不来这些钱,事情必须得去做了。等部队走远了,两人壮着胆子走到田中,用殷耐修坐着的白布床单裹起尸身,抬到轿中后就往蒲村场乡公所赶路,轿子一路都在滴血,二人的轿子也从来没抬过死人,抬得两人是手脚发软,胆战心惊。硬着头皮终于把“殷阎王”抬到了蒲村场乡公所,叫人通知了家属过来收尸,两人也算是交差了。
民国时期空幼学校照片 都江堰市档案馆
殷乡长被处死的消息,一时间传遍了蒲村场,传遍了灌县城。可惜横行一时的“殷阎王”,他为党国效忠却死在了国军的枪口下。被枪毙的时候“死不倒威”的举动,多少也算是死得有些气概。有人为他叹息,也有人觉得他死得冤。不管怎样,在老百姓看来,为蒲村场除掉了一个恶霸,那是拍手叫好,拍手称快。
殷耐修是蒋介石亲自下令处死的最小的官,他的死,可以给“空幼校”一个交代,可以给蒋介石一个交代,也可以给整个蒲村场老百姓一个交代。
殷乡长滴血驾虹路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
袁圣全
作者授权发布 转载本文须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