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周村名吃
——品丁家煮锅
文/子 盛
山东淄博周村古商城,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位于山东中部的淄博市。早在明末清初,周村作为商业名镇,与我国南方的佛山、景德镇、朱仙镇齐名,成为无水路相通的全国四大旱码头之一 ,(清光绪三十年四月初五)周村正式被清政府批准开辟为商埠,使得周村商业更加繁荣。

昔日周村大街,工商发达, 商旅通达, 贸易兴盛繁荣,有“济南日进斗金,不如周村一个时辰”之说。人称:金周村。
如今的周村古商城,风貌依然;青石板铺就的大街、丝市街、银子市街更加赋有新意,夏尽秋来时节,细雨蒙蒙之时漫步其间,着实有种穿越千年古城,百年商埠,追忆昔日繁华梦幻般的感觉。
周村古商城,不仅工商繁华,大染坊丝绸举世闻名,同时自古以来美食亦闻名遐迩。知味斋的五香肴鸡,皮嫩肉烂,脱骨酥香;下河李家卤汁羊肉,磬香入味、不膻不腻,味道纯正……

但是最为知名的还是,享誉全国最早的分餐制鼻祖——周村煮锅。现如今的周村煮锅中丁家煮锅最为有名,踞于周村大街北首路东,金色匾牌醒目辉煌,与明清建筑相得益彰 。进的店里,只见大堂经理丁老太端坐台前,面容慈详,和蔼可亲虽已是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言语依旧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店铺虽不是很大,但干净整洁,食客虽然熙来攘往,但然秩序井然。公元一九九三年,张艺谋携葛优、巩俐,曾于周村大街拍电影《活着》,一住百日,经常饕餮于丁家煮锅,张艺谋食之大赞“江北第一家”,并欣然留影。《东方商人》及《大染坊》《旱码头》剧组,都曾经来此吃过后,啧啧称赞,频翘拇指。

周村的丁家煮锅有以下的特点:首先是锅内老汤随意喝。因味美可口、经济实惠而深受欢迎。再就是.菜肴品种多种多样有大丸子、珍珠丸子,白汤丸子、炸豆腐页子、 肥肠等,顾客可任意挑选,生意十分兴隆。最关键的是大丸子实惠。

丁家煮锅里的丸子不光个大,而且馅足,咬开薄薄的一层外皮,便是大段大段的瘦肉丝,成个成个的虾仁,实实在在。这样个头的大丸子用老汤慢慢煮了,外软里嫩,软而不散,吃在嘴里,齿颊留香,回味悠长。最后的特点就是汤好喝。汤是用猪大腿骨,排骨、散养的那种山村老母鸡等精心熬制而成的。

这种汤不是用完再熬,而是水随用随加,鸡、排骨、腿骨炖至无味取出再重新投放,经久不息的熬煮,称之为之为老汤。故而用这种汤煮出的煮锅,也就独具了与众不同的风味。在煮锅店里用餐,好就好在汤可以随便加,绝不限制,喝饱为止,煮锅店的老食客们,有多半是冲了这美味的汤去的。

还有就是简单方便。历经多年的演变,周村丁家煮锅不仅成为一道独特的风味小吃,而且变成周村人家,须臾不可离的日常佳肴。丁家煮锅的灵魂就是煮,所有食材失去了煮,便没有了那的本真的味道;丁家煮锅的精髓就是汤,没有传承多年的老汤,再多的佐料,也失去了故有的滋味。

一份丁家煮锅现在也就二十元左右,一般的食量,一份足够,饭量稍大一点的,不过再多添几个大丸子、几块酱豆腐而已。如此,以煮锅宴客,做东之人花钱不多,却又不失体面,被请之人也自然会酒足饭饱 。

就是因为丁家煮锅这种小吃的经济实惠,才会赢得无数的游客与朋友都慕名而来,导致店里总是座无虚席,高朋满座。

投稿热线:13325115197(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