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闲聊《咏鹅》与《画鸡》》
文/张正军(黑龙江)
有的人一诗一画足可流芳千古名垂青史。
比如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七岁就写了一首《咏鹅》: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青波。
千古传唱,妇孺皆知。最近更因其通俗易懂,言 筒意赅,深得小朋友们喜爱,而入选小学课本。在浩如烟海的古今诗歌中出类拔翠,赢得头彩!

无独有偶,近时又有明代江南四才子之首的唐寅唐伯虎的一首《画鸡》诗,也选入当今最流行的小学课本。唱响我华夏神州。这个《画鸡》原也并不为世人熟知,特别是今人,知之更少。那就容再下多鸹噪几句吧。人若背时喝凉水都塞牙。唐寅自打乡试中解元之后,就再也起不來了。京城会试屡试屡败,更倒霉的是竟然牵扯进一场莫名其妙的科场舞弊案中,一时沸沸扬扬,既败了名声更毁了家庭。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线上从此少了个名闻遐迩的大才子,线下却多了菲声中外浪迹江湖的绘画大师。唐伯虎的画在当时就价值不菲,若存之于今千金难买价值连城。据说某日唐寅随手画了一只大公鸡,火红的大鸡冠,洁净似雪的羽毛,昂首阔步姿态雄健甚是可爱。下边又题写了四句话: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將來。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好画配好诗,绝了!我不懂画,仅就这首诗再啰嗦它三言五语吧。此诗大妙,妙在其通俗化大众化。不象某些文坛小丑爬虫,手捧几本"烂古懂”胡乱凑个四六句,然后不吝纸墨,摇唇鼓舌,连篇累牍大注特解一番。如″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又如″老母猪掉胯骨,拖拖捞捞极其难看。更遭糕的是把读者搞得″云山雾罩"不辩东西。此等虚伪之人何堪多提?还是先说咱的话题。看人家唐大师的诗,那才堪称古今名诗。所谓名人名诗能为传世经典首先具备的就是通而不俗,娇而不媚。再比如″元白""欧苏"哪个大诗人的诗作不是妇孺皆知,人见人爱呢?竟连诗圣诗仙们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將出换美酒,与尔同銷万古愁"也是明明白白,童叟无欺呀!醒醒吧,那自命不凡的先知先觉们。多学学人家古先贤们多写点《咏鹅》,《画鸡》这类通 俗易读的好诗吧!噢,我这番苦心似乎对牛弹琴呐!那么我就拿过这段话劝劝自己我的诗友们吧!大家做个虚心好学的小学生,把先贤的《咏鹅》,《画鸡》等等……发扬光大,让它们千秋万代熠熠生辉,煌煌耀眼吧!使我华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成为照耀我伟大民族的航塔明灯!

唠叨何其多令人特生厌。仅以几句顺口溜作为结束语吧!
读罢《咏鹅》《画鸡》不由将我华夏文坛赞叹:
如徜徉天堂伊甸,煜煜璨璨,奇花异卉,馥香欣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地也绿绿,天也藍藍。河流淙淙,旭日冉冉……美无比,妙无限!

《原创首发》
2020.08.05.

【作者简介】姓名:张正军,1944年生,1962年参加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师,小学负责人,中学语文教师,中学语文教研组长,中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中共党员,1998年退休,远方诗人协会会员,黑龙江诗词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