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霆鈞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契诃夫手记》,最早接触它是二十多年前,在黑龙江省著名作家鲁琪同志的家里,封面是契诃夫的素描像,纸张已经发黄,可保存完好。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本书。这不是小说,没有精彩的情节;也不是散文,没有完整的构思和优美的语言。可是它就是那么吸引我,仿佛走进了森林让我流连忘返。

那时我正在往文学的圣殿里走,但怎么能够走得进去,心里一片茫然。比如说一个作家要学会观察生活,这个生活如何观察得到,我们不是天天都在生活当中吗?还要怎么观察呢?再比如说,有的人告诉我要记生活笔记,哪些东西值得记?怎么记?有的时候我劳动一天,或者在街上走了一天,回到家里要记点什么却无从下笔,不知道记些什么好。
自从我看了《契诃夫手记》,我仿佛找到了一个好老师。

这本书由“手记”“题材.凝想•杂记•断片”和“日记”三部分组成。是作家每天生活所得。契诃夫记的都是“比麻雀鼻子还短的东西”,但却是如高尔基所形容的那样“它们是些美丽的精致的花边。是经过深刻地提炼后的产物”。“手记” 里有作家对生活的感悟、有对人生的认识、有对生活的发现;也有作家听到的一句话,看见的一-件事。 比如:“俄罗斯是个官国。”就这么一句:比如:“这冰淇凌,简直像用病人洗过澡的牛奶制造的。还有:“卧室。月光从窗口射了进来,甚至可以看到睡衣上的小纽扣。”等等。这些手记都成了契诃夫创作素材。当然契诃夫写作并不完全靠这些,然而光有非凡的想象力,没有平常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成吗?

我想买这本书,逢书店就进,大海捞针一样,众里寻它千百度,终于买到一本。我学着契诃夫的样子,每天也记些看到的听到的哪怕是从书本上抄来的东西,每天都记,一坚持就是好多年。后来,我女儿也试着学习写作,我向她推荐的第一本书就是《契诃夫手记》。( 2000年9月12日载于《新文化报》!
王霆钧
中学生一军人一大学生一电影剧本编辑,人生轨迹; 读书一写作,平生嗜好。
1973年始发文学作品,有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出版物8种。
至今有十几个剧本被拍成影视剧;
有影片获国家华表奖、中共中央五个一工程奖、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及长白山文艺奖、国家神农杯银奖、电视电影百合奖一等奖。有剧本获夏衍杯创意剧本奖;有电视剧获天津市长篇电视剧一等奖和飞天奖提名;
获长春市德艺双馨艺术工作者称号;获长春市文学成就奖。
曾任长影文学部主任、艺术处处长兼吉林省电影家协会秘书长。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