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旅看天下诗词》之专辑,《山水田园、名胜古迹诗词》之分集(五十一)湖北景观
七绝十首 游长江三峡(湖北境内五首、重庆境内五首)
六、屈原故里有感之一
乐平滩上祭沉冤,身丧他乡葬故园。
千古奇才多舛命,子规泣血唤魂还。
注释与说明:
1、传说屈原死于湖南汨罗江,后其尸身却归葬于家乡乐平里的沙滩上。
2、舛chuǎn命:命运不好,命途多舛。
3、秭归鸟即子规鸟。相传为屈原妹妹屈么姑的精灵所化,每年农历五月,此鸟声音凄楚呼唤“我哥回呦!我哥回呦!”
七、屈原故里有感之二
香炉坪里忆屈原,《天问》《离骚》《橘颂》篇。
文采飞扬抒壮志,后人欣赏赞蝉联。
注释与说明:
1、香炉坪,屈原出生的村庄。
2、《天问》、《离骚》、《橘颂》,均为屈原作品代表名篇。
3、蝉联:连续不断。
八、香溪昭君故里有感
香溪河畔美人尤,却入宫廷隅落惆。
甘愿和亲安汉祚,不惜塞外嫁匈酋。
注释与说明:
1、香溪又名昭君溪,《水经注》称乡口溪,位于西陵峡口长江北岸。相传香溪上游宝坪村乃汉元帝妃子王嫱(王昭君)出生地。宝坪村又叫明妃村。香溪是一条十分美丽的小溪。它发源于神农架山区,流过石灰岩裂缝,经洞穴过滤沉淀,“水色如黛,澄清可掬”;由北向南注入长江,交汇处清浊分明,相映成趣。
2、尤yóu:特异的,突出的。
3、隅yú:角落。
4、惆chóu:失意,伤感。
5、祚zuò:福,皇位。汉祚:汉朝江山。
6、匈酋:匈奴首领。
九、过三峡水库有感
横卧霓虹锁巨澜,碧波万顷倚舟舷。
星移物换观生态,功过是非来世喧。
注释与说明:
1、星移物换xīng yí wù huàn:星移:星辰移位;物换:景物变幻。景物改变了,星辰的位置也移动了。比喻时间的变化。
2、生态shēng tài: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3、喧:争论,评价。
十、葛洲坝
巨龙跨越绿涛绸,鸟掠飞舟鱼浅游。
瀑泻电传千万里,水跌堤坝入荒流。
注释与说明:
1、葛洲坝水利枢纽它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长江三峡末端河段上,距离长江三峡出口南津关下游2.3公里。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水电站。
2、电传:电力传送千里。
七绝 游“猇亭古战场”
猇亭战场古闻名,多少兵家殊死争。
胜迹犹存烽火散,惟观两岸势峥嵘。
注释与说明:
猇亭古战场:位于宜昌市长江左岸,与对岸的荆门山夹江而歭,地势十分险要。是兵家必争之地。猇亭为古代地名,始于汉代。
七绝 游“三游洞”
三君游洞誉风流,千古相传韵味稠。
人具才华洵是好,生前后世美名留。
注释与说明:
三游洞:“三游洞”位于长江三峡的西陵峡外。“三游洞”有两个典故,唐代诗人白居易、白行简、元稹三个人曾一同游过此洞,人称“前三游”;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也一同来游过此洞,人称为“后三游”。
七律二首 登“黄鹤楼”
昔闻此地飞黄鹤,今见空楼千百秋。
题咏殷勤没少劝,仙踪执意不多留。
楼高耳侧听风飓,水阔眼直观浪遒。
我到高阁挥手笔,诚心呼唤鹤重游。
蛇山自古显灵优,山脊楼高傍水流。
乘鹤仙人飘翼去,凭轩文士泚毫稠。
有诗崔颢留篇美,无句李白搁笔羞。
登上楼层最高处,直抒胸臆越平畴。
注释与说明:
1、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江南四大名楼之一。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唐代著名诗人崔颢在此写下《登黄鹤楼》一诗,使它闻名遐迩
2、黄鹤楼名称的来历:据传说,此地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十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
3、泚毫:用笔蘸墨。
4、崔颢有诗:《登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李白无句:后来李白登黄鹤楼时,也诗兴大发,当他在楼中发现崔颢一诗,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当时说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感到自愧不如,便搁笔不写了。
6、平畴chóu:平坦的田野。
七律 武汉古琴台感怀
伯牙鼓瑟闻天下,善辨子期樵汉州。
志在高山声荡荡,情如流水韵悠悠。
琴台尚在谁拨响?曲调不识人自羞。
伫立楼台观逝水,欲弹一首也风流。
注释与说明:
1、古琴台又名俞伯牙台,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龟山西脚下美丽的月湖之滨,东对龟山、北临月湖,是中国著名的音乐文化古迹。据《吕氏春秋》、《列子》等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夫俞伯牙于该处偶遇楚国樵夫钟子期,弹奏一曲《高山流水》,伯牙视子期为知音,并相约一年后重临此地。不料,一年后伯牙依约回来,却得知子期已经病故,伯牙悲痛之余,从此不复鼓琴,史称伯牙绝弦。“知音”典故由此而来。
2、鼓瑟:即弹琴。
3、樵:打柴的。
4、汉州,指武汉。
七绝 赞各地医护人员赴武汉战新型肺炎病毒
小小毒菌莫视轻,灭家丢命令国崩。
有人迎战逆行上,不破顽敌不撤兵。
七绝二首 卧龙岗、古隆中赞叹诸葛孔明
卧龙岗上卧奇龙,谦让皇冠只做丞。
若是当初未三顾,或该老死在隆中。
风云际会做良臣,辅弼明君佐笨君。
惟愿报恩随先主,死而后已显忠魂。
注释与说明:
1、卧龙岗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躬耕南亩”的故址和纪念地,汉昭烈皇帝(刘备)三顾茅庐处,“三分天下”的策源地。
2、古隆中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隐居的地方。三国故事“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脍炙人口的“隆中对”的出典就在这里。
3、《三国志》中记载先主(刘备)泣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皇冠:皇帝的帽子。
4、老死隆中:刘备对诸葛亮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刘备三顾茅庐,或许诸葛亮将老死隆中。
5、风云际会:风云,比喻难得的机会;际会,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6、明君,指刘备;笨君,指刘备的儿子刘禅,即后主。诸葛亮先后辅佐蜀国两代君主。
7、死而尽瘁: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写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七绝 访古隆中
窗外日迟梁甫吟,隆中高卧待时分。
纵观天下出奇策,推演三国人上人。
注释与说明:
1、《梁甫吟》:传说为诸葛亮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讲述的是春秋时期齐国国相晏子设计诛杀三个齐国勇士的故事。
2、时分:即时机。
3、奇策:即诸葛亮的《隆中对》
4、人上人:高明于三国时所有之人。
七律 游赤壁有感孙刘破曹
百万曹军遭惨败,三分天下定雏形。
孔明不与东风便,公瑾岂能谋略成。
横槊江滨喧气焰,火烧赤壁怵心胸。
天时地利兼人燮,舌战群儒为首功。
注释与说明:
1、赤壁位于赤壁市西北38公里长江南岸处。赤壁是著名的古战场,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与孙权联合,大破曹操于此,是历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战遗址。
2、雏形chú:事物完成前初步具备的状貌。
3、孔明:诸葛亮,字孔明。
4、公瑾:周瑜,字公瑾。
5、横槊江滨:“横槊赋诗”的故事。据说在赤壁与孙、刘大军对峙时,大敌当前,曹操面对茫茫大江,横槊赋诗,意气风发,尽显文采风流。
6、怵chù:恐惧。
7、燮xiè:谐和。
8、舌战群儒:舌战,激烈争辩;儒,指读书人。指同很多人辩论,并驳倒对方。
七绝 闯王陵前的感叹
九宫山麓闯王陵,一代雄杰卧土茔。
失败究因于腐败,金銮宝殿却归清。
七絕 騎行雞公山
神采雄雞一座山,清涼勝似九重天。
騎行越上峰巔頂,沐浴雲間看碧泉。
註釋與說明:
雞公山位於河南信陽豫鄂兩省交界處,因其峰頂酷似一只引頸啼鳴神采奕奕的雄雞而得名。它因長年被雲霧所籠罩,所以也被譽為“雲中公園”。又以“奇峰怪石、瀑布流泉”而著稱。雞公山盛夏無暑,氣候涼爽,是中國四大避暑勝地之一。
七律 驻足神农架之“神农顶”
奇峰秀岭纵横连,绿树屏风花彩帘
峡谷清风凉爽爽,溪渠碧水响潺潺。
野人踉跄崎岖路,猴子蹒跚跌宕岩。
云雾苍茫天境界,神农架上醉八仙。
注释与说明:
1、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因相传神农氏曾在此采尝百草而得名。并盛传常有野人出没于此。据说八仙游览此地也为之陶醉。素有“绿色宝库”、“频危动植物避难所”之美誉,是金丝猴的栖息之地。
2、踉跄:走路不稳。
3、崎岖:高低曲折。
4、蹒跚:行步摇晃跌撞。
5、跌宕:顿挫波折。
七绝 瞻谒荆州关帝庙
金戈铁马战荆州,虽败威风令寇忧。
偃月刀横骑赤兔,赢得武圣誉千秋。
七绝 参观随州炎帝故里
华祖南方炎帝尊,神农百谷始耕耘。
文明业绩从兹创,万代千秋惠利民。
七绝 登上桐柏山主峰“太白顶”
太白极顶入云空,伫立远眸千里穷。
桐柏一山交两界,举足鄂豫畅游情。
七绝 游东坡赤壁有感
赤壁犹观古迹痕,东坡酹酒赋佳文。
人存才气洵然好,一旦成名世代尊。
七绝 游恩施“石门河峡谷”
曲道盘空抵涧间,一条玉带绕危岩。
谷中徒步八千米,再上山凹汗透衫。
七绝 恩施大峡谷之“云龙地缝”
地裂一条两壁悬,飞泉化彩落深潭。
满沟碧绿潺潺水,直下高山入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