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已久不干农活,偶尔为之,也是蜻蜓点水似的,但每每握着那些曾经用过的农具,一种久违的亲切在心中氤氲开来。这些久违的农具啊!曾经伴我走过童年,走过青年,走过那些春夏秋冬的季节。
大锄
我特别衷情于这件农具,它的把是枣木的,历经岁月的磨练,闪着红色的光,光滑而细致,纹路清晰可见。锄头已有些钝,于是在某个夏日的午后,或在锄地的间隙里,我常常拿着砂轮或者镰刀之类的对它进行打磨,人们常说“磨刀不误砍柴工”确实如此,锄头锋利了,干起活来省劲也利索。每当在玉米地,豆子地,高粱地里锄草,看着那些杂草被锋利的锄刀割下,心里常常有一种胜利的快感。那时,用大锄锄地是因为户家牲口少又没有耠子。锄地也是讲究技巧的,当然也得费力气。一种是在田埂上人超前,前腿弓,后退蹬,先把锄头往送,再往后拉,要看好庄稼,不然庄稼会和杂草一同被锄下。另一种是在田埂上后退着拉锄,这种姿势一定注意看后面的庄稼,一不留神会踩折庄稼。锄地在幼苗还好些,等到庄稼半人高时,高梁叶子,玉米叶子划得人脸生疼,越是炎热越上地,为的是把锄下来的草晒死。锄一趟地下来,常常是汗流浃背,可每当晚霞布满了天空,看着自己锄过的地,庄稼在风中摇曳着,土地疏松着,扛着锄头回家,心里也早已乐开了花。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锄地的人少了。我的这件大锄也早已束之高阁,锄头早已生锈,而被卸了下来当废品卖了,那件历经岁月磨练,浸过祖辈们多少汗水的枣木锄把,还珍藏在我的家中,有时我拿出来摸一摸,仿佛又触摸到那些热火朝天的日子,过去的岁月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铁锨
很长时间以来,我对自家的铁锨始终耿耿于怀,不仅它的把不笔直,把上疙疙瘩瘩,粗糙的很,而且也不锋利,所以干活很不出活,也费力气。干泥水活还可以,可如果铲草根那就很费劲,常常把我的手磨起泡。但用这把很钝的铁锨,每次铲草,我常胜过那些壮劳力。那时我也就十一二岁的样子吧。那时铲草根一般是在农活不忙的时候,把铲来的草倒在猪圈里,为的是沤粪,当作肥料。
记得有一次,我推车到三里外的洼地铲草根,那天炎热的很,至中午时分我已铲了满满一大车。其时我肚子已饿的咕咕叫,我推了满满一大车草往家赶,实在是又热又累又饿,到村南桥头时,眼前一黑晕倒在桥头上,醒来歇了一会儿,慢慢的把草推到了家。一生中不知铲了多少次草,可这次给我的印象最深。到现在我家不知换了多少把铁锨,可仍不好使。我到姨夫家,很是羡慕他家的各种农具,因他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常常把各种农具拾掇的总是那么顺手好使,那时我常常是爱不释手的,这或许是良将对骏马一样的感情吧。
镰刀
一生中不知用过多少把镰刀,手指也不知被镰刀割破过多少回,用镰刀不知割了多少草,割过多少麦,割过多少豆子,削过多少玉米,杆,可以说镰刀伴随着自己的童年走过。小时侯一放学,背起筐,拿起镰刀就和小伙伴到田野里挖菜,拔草。有时还用镰刀做游戏,记得是叫“吃镰”和军旗有些相仿,谁的大谁先吃,即用自己的镰刀去削别人的镰刀把,有时很好的把被削的乱七八糟。用的最多的是割麦,有一次,一片地里大部分人家都割完了,只剩下我家的一块地,大地被太阳拷的仿佛着了火,我和妹妹割了一上午,中午也没回家,顶着烈日把麦割完。我现在也不常用镰刀了,那些镰刀被尘封起来,在某个角落里,证明着曾经的岁月。
这一辈子不知用过多少农具,和它们打了半辈子交道,手掌上不知磨起了多少硬茧。从小和这些农具一起学会了农村的各种农活,使用手扶犁耕地,自己架着耠子耠地,用小锄开苗清垄,我还是个扬场的好手,用泥叉起过肥,用泥板泥过房,用瓦刀砌过墙。。。。。。现在大型收割机代替了石磙,扬锨,大型播种机代替了牛拉耧,人撒种,旋耕犁代替了牛拉的铁铧犁,自来水代替了扁担。。。。。这些农具也逐渐躲进人们的记忆深处。可在艰苦岁月中的磨难也成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有了这种财富,人生的旅途中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苦不能吃呢?
那些淹没在灰尘里的农具的光芒永远闪耀在我的心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