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仓在湖南省长沙县东北隅,有一个距离县城约50公里的板仓小镇,因为一位伟大的女性而远近闻名。这位湖湘女杰、巾帼英雄就是毛泽东同志亲密的战友和亲爱的夫人——杨开慧。
板仓
作者/陈惠芳
朗诵/海的女儿
1
板仓,一个不断被惦念的方位,
一个曾被掏空的仓储。
丰盈而饥馑的日子,汇集于此。
跨越时空的粮食,种在大地,
也播散在空中。
匍匐的人们,仰望的人们,
都被一个年轻的名字所感动。
开慧!
2
开慧之花,凋谢在识字岭上。
识字岭识字,却不识一朵旷世的花。
29岁啊!只有29岁啊!
未及而立,便倒在了荒山野岭。
撕破长空的枪声,
久久没有散去,响彻了整整90年。
开慧之花,倒伏,
溅起了尘世的尘,血腥的血。
3
从板仓到识字岭,到底有多远?
29年走不完。
骄杨插遍了长沙城,
圣女的风范吹拂了天下。
从爱情到信仰,到底有多坚贞?
墙缝中的书稿,
那是夹缝中生存的一把火!
那是仓储中最后的一把种子!
用心喂养的眼睛,
遥望生死的远方。
心仪的爱人,在起伏的群山中。
身边的湘江,无语北去。
一千个洞庭,也装不下痴女的流淌。
4
原件与复制品,都摆在那里。
开慧的指纹,都叠加在那里。
我们已经抚摸不到心跳。
那些漫漫长夜,
那些一遍又一遍启明的启明星,
都随开慧走了。
留下了诗书画,
留下了诗,留下了书法,
留下了画一样的江山。
书香门第。诗笺飞扬一个秀女的才情。
耕读人家。纸上笔耕,有了不泯的力道。
5
青山立。
透过石雕的花环,
放大了的开慧,成了一个缩影。
娇妻有知。骄杨有知。
“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井冈山的润之,撕心裂肺。
红的疆域出现了一个拐点。
心的通道出现了一个堵点。
开慧像流星,一闪而过。
天空中的灰烬,几十年后还有余温。
6
多少次,走过小吴门。
多少次,走进清水塘。
无数的你我他,在城内,也在城外。
无数的后来人,在书内,也在书外。
润之与开慧,
是封面,也是扉页,
是背影,也是投影。
将茫茫大地竖起来,
他们就是奔流不息的瀑布。
板仓,母亲的摇篮。
此时此刻,却像婴儿一样酣睡。
冬暖夏凉的老屋,
凝固着血与火。
开慧的身影,闪进了堂屋。
一张空白纸,像雪亮的阳光一样铺开。
意犹未尽的生命,
像年复一年的美人蕉。
7
登过黄鹤楼的开慧,
也想登上井冈山。
板仓有没有斑竹?
柔情而刚烈的湘女,
滴落了一行一行。
假如开慧也踏上了长征路,
假如开慧也在南泥湾开荒,
假如开慧也在西柏坡相夫教子,
假如开慧也登上了天安门……
早慧的开慧,夭折在凄风苦雨中。
一支长号变成了一根短笛!
一代一代的叹息,随风而逝。
而风不止。
骄杨的年轮圈定在29圈,
扩散的涟漪,打湿了歌喉。
8
试一试脚力。
起步,从板仓到韶山,
从娘家到婆家,
从一种温情到另一种温情。
久别相逢的母子,
围着一盆炭火,烘烤着几十年的潮湿。
开慧念:岸英、岸青、岸龙……
失散的儿子回归到母亲腹中。
血脉穿行在山脉之中,
顺流倒流的江河,都是割不断的倾诉。
板仓的花鼓,与韶乐是一个调。
润之念:泽民、泽覃、岸英……
所有的男子汉,一下子攀援到巨人的肩头。
声声唤,泪如雨下!
9
旋转180度,板仓还是板仓。
旋转360度,板仓还是板仓。
开慧站在那里,
目送着稍纵即逝的时光。
人世间,人类稠密而稀少。
开慧就是板仓的主心骨,
卓然,独立。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