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理发可不像现在这样花样繁多,这样奢华。
那时候农村大多是用剃头刀子剃头,也不是专门的理发师傅,大都是村里有点手艺的“二八艺儿”。记得十五岁之前从未被专门的理发师傅修理过。小时候理发,我一般是让我六叔来剃。尤其是夏日,中午烧好热水端在枣树下,先洗好头,坐在板凳上静静地等着六叔来剃。可是在剃之前,我总是打低扭,心里忐忑不安。有时免不得一番嚎啕大哭,可总禁不住大人的蛮力而就范。那时每次理发真是一次痛苦的折磨与煎熬。六叔在青石上磨好剃刀,用手捏住我的脖颈开始剃头,剃刀在头皮上刺刺儿地响着,一缕一缕的头发顺着剃刀掉到满地,不一会儿头皮泛着青光如瓜皮般光亮,我疑心晚上的油灯不如我的脑瓜亮。后来村中人渐渐买起了推子,虽说比剃刀简单得多,但每次理发也是心中打怵。我的头发不是长到很长很长,如红毛公鸡般是万万不理的。因推子这家借那家拿常常夹头发,头皮常常被牵连而起火热的痛。
到镇上中学读书了,镇上只有一家理发馆。一次头发实在是太长了,我颇感新鲜而又诚惶诚恐地走进里面。只见一个老式的理发椅,上面已经磨得不成样子,看来不知有多少人在此坐过,理发师傅先是用浓厚的洗发水给我洗头,然后又用一块儿看不见颜色的白布铺在我身上,他用力地在我的脖子上系了又系,直系得我喘不过气来,我疑心他有谋杀我的嫌疑,却原来是怕头发渣儿掉在我身上,钻进我的脖子里。他先是用剪刀修理,理好头型后,在用电推子精修,电推子嗡嗡地声音如蜜蜂般响在耳边,心里完全放松了下来,再也没有小时候理发的恐惧,然后又是抹了些油,用电吹风吹,热热的风吹着,竟然舒服的有些许困意,眼皮直打架。原来理发是这等的舒服和惬意。从此小时候理发的诸多不快,竟一去无影踪,此后竟爱上了理发。
现在理发馆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美发广场,美容中心等等,当然有的还是做的头上的生意,只是噱头有些大,名目有些繁多,门面装修也近奢华,使很多乡下人望而却步。我对理发师傅是心怀敬意的,看到他们如魔术般把一个很邋遢的人改头换面,焕然一新,怎能不敬他?他们用自己魔术般的手给每个客人洗头,按摩,理发,还有的剪那长长的鼻子毛,刮又黑又硬的胡子,没有点儿爱心那是不行的。
虽是毫末技艺,却是顶上功夫。随着时代的进步,他们的理发技术是越来越精湛了,服务也越来越周到了。只可惜,岁月荏苒,我的头发却是越来越少,早已是农村包围城市,几月不曾长得半分,能享受理发的乐趣常常是等待几月有余。故有闲暇之时,为找那种全身心放松的感觉,常到美容中心洗洗头,头部按按摩,那种享受可真是赛过神仙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