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像一个诗人一般在华夏的山河涧四处游历,让自己沾染天地万物的灵气和生气,一边采撷诗和歌的种子。
这些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深深感到南方的山太过秀气,只适合赏识;漓江的水声如同刘三姐的山歌一般动人,却也是刘三姐般的村姑而已,当然我从不小视村姑;而今天当我怀着憧憬来到黄河岸边的时候,我的心灵震撼了,我的热血沸腾了,我的灵魂出窍了。
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这就是自小在语文课本上,一次又一次的在我面前展现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黄河画卷吗。那‘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气。那‘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的豁达……无不使我心潮澎湃,胸怀坦荡。看啊!黄河波涛滚滚,浩浩荡荡,犹如一条巨龙横在中原大地上。她激荡的奔腾着!眼前的黄土高原静默着,如同千百年来一直静默着的中国农民的群雕像,任凭母亲河年复一年从自己身上割去大块血肉。而当我乘坐着一叶扁舟和渔夫一同出没于黄河风浪中时,我的耳边分明听到了无数的喉咙在呐喊。
这呐喊从远古一直回响到今天。有盘古开天地时的那声怒吼,也有神农收获第一粒稻米的欢歌;有大禹治水的劳动号子,也有长城脚下千万尸骨的哀哭;有苏秦的合纵,也有张仪的连横;有秦始皇加冕时的歌颂,也有大泽乡那个风雨之夜的一声惊雷;有刘邦的一曲大凤,也有曹操的一首短歌;有苻坚的雄心壮志,也有安史叛军的动地鼙鼓;有宗泽三呼渡河的悲愤,也有蒙古铁蹄的踏击;有“闯王来时不纳粮”的童谣,也有“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野蛮宣告;我还听到了辛亥革命的枪响以及北伐的炮声,东洋魔鬼的嗥叫以及黄河岸边万山丛中青纱帐里的风吼马嘶……
行舟黄河之上,我常常感觉自己仿佛行舟于历史长河之中,溯流而上,五千年的歌谣都沉淀在河底厚厚的泥沙中,由古铜色肌肤的船工用粗犷的喉咙吼出这个民族一段段大喜大辈的故事。小船逆水而行,大河滔滔,山峦壮阔,望着连绵不绝的黄土高原,我仿佛看到中华民族的先祖们化身这高原,正在俯瞰着我,一种对历史和岁月的敬畏油然而生。猛可里一声长长的吆喝响彻阴霾的天空,在河面与山间回回荡:“上去那个高山,一望平川,望见我那二妹妹呀!在河湾。黄河流水啊!归东海,哥哥想妹妹呀,走不到眼前”。我抬头望去,一个穿着老皮袄的身影和几只山羊一起消失在峭壁之巅的一棵枯树后面,而他的歌声余音袅袅。突然船工和牧羊人起歌而应,只听到河流之上,山涧之间曲调凄凉高亢,典型的“信天游”和“花儿”的民谣,曲调中充满了无尽的辛酸。你一段,我一段,如同二只孤雁在风中搏风穿云,终于越飞越远,最后牧羊人的声音消失在天边,飘散了踪影,而我竟傻傻地沉浸其中忘掉了周围的一切。
回到驻地,夜阑人静,再次回想见到的黄河,追寻我们在它那诞生的民族精神。我们作为一个华夏子孙难道不应该随着黄河那跳动着的永恒的心律,唱出永不疲倦的民族之歌吗?就让黄河那亘古不竭的水流和万载不息的波涛成为我们诠释出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的内在动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