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姜凤清

“新时代筑高峰”大连原创文艺作品丛书——《2018大连文学年选》,以豪华、大气而漂亮的面容问世(大连出版社2019年12月版),我创作的组诗《西部速写》入选。这组诗在《诗林》《华语诗刊》等多家纸质媒体发表,其中《虎跳峡》入选《2017年中国新诗排行榜》。现编入微刊,仅为留存。
杨家岭窑洞

杨家岭上散落的一排窑洞,是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延安居住时间最长的驻地,狭小而简陋。
怎么也没想到
领袖的住所
竟这样狭小
窑似的土洞
一张桌子、两把椅子
仅此而已
或曰空空荡荡
——不不
窑洞还装着
大地、河流
与飘着信天游的天空
因为它总是
向着阳光洞开
唯有洞开
就有了洞察
就有了洞见
就有了对中国的洞彻
就有了对历史的
洞 穿
杨家岭窑洞的确很小
可又很大、很大
谁能数得清
一个个惊世的伟大
就是从这洞口里
稳健地走出……
2015.9.22参观革命圣地延安
壶口瀑布

天上的神壶
倾倒了
那一脉洪荒之水
从壶口
汹涌飞泻
远远的
我听到
不是瀑布的喧响
而是群山的大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
眼前,
黄河又在咆哮
水中
是冼星海甩动指挥的手臂
是钢琴协奏曲飞扬的音符
是奋力东渡的羊皮筏子
是刻骨铭心的黄河绝恋……
九曲黄河
这一段
最黄河
倔强中华
这一段
最中国
2015.9.22游览黄河壶口瀑布
虎跳峡


1935年5月,中央红军主力在虎跳峡附近抢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
身影与红军重合
脚印与红军相叠
金沙江
我是你虔诚的拜谒者
山峡如削
江水似箭
我在寻找
哪里是红军的渡口
哪里有指挥的岩洞
三万将士
七条小船
吼出了七天七夜的壮歌
还有石碑上
三十七名船工的英名
向我讲述
共和国不会忘记的故事……
就像这虎跳峡
再凶的激流再恶的险滩
猛虎红军
总能借助虎跳石
一跃
而过
2016.2.10记于金沙江虎跳峡
609级台阶

位于松潘元宝山顶的红军长征纪念碑,被誉为“中华第一金碑”。609级台阶,象征红军长征所经过的609次战役。
真不想攀登
这长长的台阶
并非腿脚老迈
而是每上一级台阶
就会聆听一场
险恶的厮杀
就会目睹
一排排倒下的战士
其实,战士们
没有倒下
仍在这海拔3100米元宝山上
高高矗立
一手举着步枪
一手举着花束
V字的造型
宣告胜利
尽管,我期望这台阶
少一级
再少一级……
然而,609级台阶却对我说:
走过艰难,才能走向胜利
不然,怎能叫长征
于是,我毫不犹豫
朝圣般地
攀登一级又一级台阶
向着前方红军战士铜像
庄严地
行
注目礼……
2015.9.25过松潘红军长征纪念碑碑园


作者简介:姜凤清,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曾任辽宁省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市作家协会理事和大连市诗歌学会理事。主要从事诗歌、歌词、散文、文艺评论、电视专题片、大型晚会撰稿等写作。有多首歌词或诗歌入选《中国年度歌词精选》《中国当代歌词精选》《2017年中国新诗排行榜》和《辽宁诗歌大典》。出版歌诗集《律动的心弦》。
与微信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