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宋徐玑《新凉》诗试作卷帘体
一
水满田畴稻叶齐,闲人踯躅小桥西。
临窗我独舒眉望,听犬訇訇吠母鸡。
二
日光穿树晓烟低,智水仁山共着迷。
高处寒蝉鸣唧唧,寻无乳燕啄香泥。
三
黄莺也爱秋凉好,屋顶飞回树上栖。
见证农村新气象,而今不用再扶犁。
四
飞过青山影里啼,倦时归去认濂溪。
田田荷叶真堪醉,时有轻风拂两堤。
以刘禹锡《堤上行三首》之一试作卷帘体
酒旗相望大堤头,芦荡飞花遏小舟。
一曲渔歌潮涌动,千山朝拜入明眸。
堤下连墙堤上楼,半帘梅影月如钩。
钓矶久卧尤多慨,风动帆樯点点鸥。
日暮行人争渡急,红枫两岸漫山秋。
尚思杜牧停车坐,谁写朦胧诗最牛。
桨声幽扎满中流,彼岸风情犹可搜。
潮涨潮平欣驻足,夕阳西下有诗酬。
以刘禹锡《堤上行三首》之二试作卷帘体
江南江北望烟波,一队征鸿头上过。
又是清秋无限意,飘然抱瓮独吟哦。
入夜行人相应歌,参天楼阁益嵯峨。
乡关隐隐知何处,一片诗心永不磨。
桃叶传情竹枝怨,不从人愿又如何。
渔家唱晚情难了,一叶轻舟逐逝波。
水流无限月明多,昨夜垂丝雨一簑。
万柳看成严羽钓,不教岁月复蹉跎。
以刘禹锡《堤上行三首》之三试作卷帘体
春堤缭绕水徘徊,自有蜻蜓认旧苔。
风物是诗吟不得,暮年尤愧一书呆。
酒舍旗亭次第开,何多妒嫉陆翁才。
书生意气正风发,赋到江南不必哀。
日晚上楼招估客,吟花有几敌袁枚。
万家灯火堪挥酒,醉向天庭抱月回。
轲峨大艑落帆来,兴到浓时酒一杯。
浩瀚钱塘翻作砚,云篇三易自宏恢。
用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一试作卷帘体
自古逢秋悲寂寥,丹枫勾起思文潮。
可怜宋玉留佳赋,情侣双双向断桥。
我言秋日胜春朝,紫菊香浓供扫描。
酒后依稀湘水碧,醒来应憾蒋山遥。
晴空一鹤排云上,隐隐惟闻人弄箫。
身外浮名早抛却,醉中还灌两三瓢。
便引诗情到碧霄,几人铜柱大名标。
尚留些许书生气,如画江山争折腰。
用刘禹锡《秋词二首》之二试作卷帘体
山明水净夜来霜,激赏庭前玉月光。
一卷中庸悉心读,几回映雪效孙康。
数树深红出浅黄,晚风悄悄过长塘。
蓬山入梦句先得,独卧山亭酒一觞。
试上高楼清入骨,恨他天海两茫茫。
三千白发情难了,风雨人生永不忘。
岂如春色嗾人狂,别体何堪尊柏梁。
处处轻歌融喜气,尧天万里尽宁阳。
用唐.刘禹锡《秋扇词》试作卷帘体
莫道恩情无重来,钱塘醉作夜光杯。
神奇演绎乾坤博,太息人生只一回。
人间荣谢递相催,但得升平眉眼开。
诗酒陶情情未了,晨昏闲坐论三才。
当时初入君怀袖,五岳吟成颇壮哉。
所见牧童横短笛,应愁无处觅袁枚。
岂念寒炉有死灰,民间孕育不凡胎。
一声霹雳东风疾,好把杨丝细细裁。
以杜甫《赠李白》绝句试作卷帘体
秋来相顾尚飘蓬,太白骑鲸谁坐东。
鬼斧凿成金世界,千山如血染丹枫。
未就丹砂愧葛洪,人生来去每匆匆。
欢呼留得神奇在,整顿三才道不穷。
痛饮狂歌空度日,惯听梵呗入帘栊。
年光一掷垂垂老,九壤何期铸大同。
飞扬跋扈为谁雄,妙韵钩沉茶一盅。
突破南云征雁远,遥思踏雪上乌濛。
卷帘格(依李贺《南园十三首其八》)
春水初生乳燕飞,风吹庭树自微微。
一觞一咏情如许,不管红尘是与非。
黄蜂小尾扑花归,冬尽春回不可违。
更引诗儒吟不倦,两堤杨柳尚依依。
窗含远色通书幌,一片晴峦锁夕晖。
小坐此园情脉脉,爱他绿瘦与红肥。
鱼拥香钩近石矶,晓风阵阵雨霏霏。
一江不勒东流去,忘却年庚已古稀。
卷帘格(依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 》)
绿树重阴盖四邻,自然生态巧铺新。
鸟声传递花消息,无事溪头独钓鳞。
青苔日厚自无尘,几只蜻蜓共探春。
一任泠泠流水去,诗心不古岁华新。
科头箕踞长松下,迟暮参禅情最真。
些许儒风终不减,欣乘月夕与花晨。
白眼看他世上人,于诗于酒岂称臣。
黄昏抱瓮踉跄至,笑指西山日一轮。
以高骈【唐】《山亭夏日》为帘体:
绿树阴浓夏日长,听蝉时恋白云乡。
二三老叟闲无亊,又聚楼头面大荒。
楼台倒影入池塘,竹马青梅两不忘。
已是残年应抖擞,莫愁人去冷壶觞。
水晶帘动微风起,景物宜人沐曙光。
山水田园融一绝,眼前精舍见琳琅。
满架蔷薇一院香,凝神品读老黄黄。
退居林下轻名利,遣兴何须约杜康。
借刘禹锡《秋夜安国观闻笙》试作卷帘体
织女分明银汉秋,年年七夕使人愁。
古今偏有多情种,花下停琴斟一瓯。
桂枝梧叶共飕飗,凤未来仪恨未休。
别矣枫桥天已暮,孑然移步锦江头。
月露满庭人寂寂,赋闲应惜晚风柔。
落花时节情难抑,一任清溪汩汩流。
霓裳一曲在高楼,冉冉冰轮摄入眸。
何以夜凉人已散,小园虫韵尚啾啾。
2020/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