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汉老徐
缪荣株
一九八三年九月,我任港口镇党委书记,领导班子成员个个人出劲,是一个团结的、朝气蓬勃的领导班子。让我这样一个从学校门进机关门,再到乡下挑重担的一介书生很有感触。其中令我不能忘记的有副镇长徐维汉。
我刚上任不到两天,就有人来汇报董潭村有一户人家老人去世后,土葬了。当时,县里抓宾葬改革很紧,我刚上任,如果不知道这件事,倒也可以装聋作哑,现在既然了解了这个情况,大家都看我这个一把手是什么态度?如果我马马虎虎的处理,殡葬改革就继续不下去,其他的工作要想大张旗鼓,扎扎实实的开起来,恐怕也没有多少的号召力。大家的眼睛都盯着我这个一把手,怎么办呢?我要克服困难。我将当时的司法科长(副营长转业的徐维汉)找来,表明了我的态度和他商量怎么处理好这件事。
当时殡葬改革刚刚开始,阻力还是很大的。那位土葬的人家将老人的尸体已经葬下去好几天,当时天气又热,要想把这项工作抓好,显然困难是很大。但是,徐维汉接受了任务之后,毫不犹豫的深入到村组做这项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新任书记开的头炮,在全镇反响很大,初步树立了党委新班子的威信,以后再做其他的事情就顺利得多了。
党委办的第二件事是抓港口镇街道的清理。港口是一个古老的集镇,一条南北大街连着南大泊和北大泊,可是由于放松了街道的管理,在靠近南大泊码头附近一些群众挤占了街道,建了几十间房子,影响了南北街道的交通和镇容。整顿街道这件事前后喊了几年,都没有能够解决。
党委经过研究后,分工徐维汉牵头,在乡镇干部的支持下,一家一户的做了许多工作。靠近南大街这儿,有一个农贸市场,在农贸市场向脱水厂方向的拐角处有一个大缸做的粪坑,长期以来,就是搬不掉。我找到徐维汉同志说,那个粪坑就像安在我的心里一样,他经过调查后,原来这个粪坑就是毛嘴家的,这一家在南大街占了地方建了三间房子,在其他的占据大街的住户清理了房子以后,就只剩下毛嘴家的房子和粪坑了。徐维汉同志不怕吃苦,深入细致地做这一家的工作,终于解决了这个老大难。我从县里开会回来,看了南大街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心里真感谢这个敢打硬仗的徐维汉。
在我未上任之前,一九八三年六月,港口脱水厂从外地收购了一百六十万斤蒜头,经长江船运回来时,遇到了洪水,大蒜头烂了,只好填了沟渠,损失一百多万元,脱水厂关了门。脱水厂的状况影响了卖大蒜的和其它蔬菜的农户,欠债不能还。兴化垛田的群众开了几条机帆船,进驻了港口镇镇政府。周围的群众天天来要钱,有的群众将厂长的办公桌、电视机,搬到了船上运回家。有个群众往党支部书记脸上涂了柏油,拖着他去投河,“你不要脸,我也不要脸了,我们一起去投河吧”。
由于脱水厂不能还贷款,影响了其他工厂,银行停止了对企业流动资金的贷款,就在这时候,党委研究让徐维汉带领一个工作组去脱水厂熄火,徐维汉克服艰难困苦,帮助这个厂解决矛盾,应付天天发生的纠纷,支持了党委全盘工作。
七年前,升任党委副书记的徐维汉不幸患病辞世,他的硬汉子精神让我始终不能忘记。

缪荣株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百度百科丶网络作文教材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7月11日已发12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