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驿城区蚁蜂镇胡楼村关庄组侯开山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侯开山向媒体求助:他们生产的纯红薯粉条尚有5万斤滞销,想寻求媒体的支持和帮助,尽快找到销路。

做粉条初衷:让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的纯红薯粉条
8月15日,笔者一行来到了他的加工厂,只见仓库内堆成小山一样的粉条、粉面堆,粉条和粉面用编织袋装着,码放得整整齐齐。这些粉条按理说应当是一笔财富,可是对于侯开山来说,过去的“摇钱薯”,现在却成了负担,手里的这些产品也从“香饽饽”到“烫手货”,如何打开这些粉条的销路却成了他一块心病。
侯开山解释说,胡楼村有几十年制作红薯粉条的历史。村民们制作的纯红薯粉条,口味好又耐煮,深受周边县乡群众的欢迎。去年他流转了100多亩地种春红薯,收了近60万斤春红薯,建起了冷库,可以一年四季生产粉条。本来挺高兴的,可春节期间新冠疫情,打破了他的所有梦想。加之疫情过后整天忙着合作社里的西瓜和其他作物,眼下还有5吨多粉条、粉面窝在手里。眼看着新红薯也即将收获,让他很是心急如焚。

粉条滞销 消费者不认粉条真假只认价格高低
侯开山向记者分析了红薯粉条滞销的原因:目前,假粉条充斥市场,假粉条做的比真粉条外观都好看,但吃起来假粉条口感不好,并且对身体有害,假粉条都是用一些最便宜的淀粉加食用胶,色素制成,成本低,卖的也便宜,受到一些不明真相的消费者欢迎,而他的纯红薯粉条由于生产成本高而导致价格略高,如此一来,许多消费者无法辨别粉条的真假,只认价格高低。
为了让大家了解辨别真假粉条的方法,他还专门进行了真假粉条的区别演示。他说,我们这个真(纯红薯)粉条可以凉水下锅,这个假粉条凉水下锅等到锅开了他的粉条就拿不起来了,就融化掉了,我们这个粉条,你在这煮凉水下锅煮了20到30分钟它不会融化,能掂起来,我用绳子拴住,你一掂能看得到的。纯红薯粉条晒干以后很脆,用手轻轻一抓就断,而且晒干后不易返潮;市场上有些号称纯红薯粉在太阳下暴晒10天也不会一抓就断,因为他们里面放了一种食用胶。市场上出售的红薯粉条如果每斤低于一定的价钱,肯定不是纯正的红薯粉条,因为6斤多红薯才出1斤淀粉,1斤淀粉能加工0.9斤粉条,而红薯的市场价是1元多1斤,目前正值夏季,红薯2元多1斤都难买到。如此一来,单看价格就能判断市场上多数低价粉条不是纯正的红薯粉条。
合作社资金短缺 求助媒体销粉条
侯开山说,之所以求助媒体销售粉条、粉面还有一个原因:由于今年合作社扩大了规模,并取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山岗地薯业”的注册商标,一时资金短缺,眼下又快到了为农户支付土地租赁费的时候。如果滞销粉条能顺利出售,所获资金就能投入到合作社再生产中,扩大生产规模,盘活闲置土地。
如今这位“粉条哥”的真粉条销路难觅,希望想买粉条的朋友为这位憨厚的农民兄弟解下燃眉之急,有需求的朋友、机关、学校食堂可以直接拨打“粉条哥”侯开山的电话13839928779购买粉条。(李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