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史》管了我一辈子
缪荣株
我喜欢陕西作家柳青的《创业史》,尤其是书中的那段话管了我一辈子,像漆一样漆在我心里: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青的时候。
这事儿说来话长。我从小喜欢写作文,1956年读小学四年级,作文《绿娃娃》上了学校的黑板报。那报是露天的,上面用粉笔字抄写了我的作文那是描写春天旺长的麦子。我那个高兴劲儿啊,只要一下课就在黑板报前转悠,感觉有无数的同学向我投来羡慕的眼神,心里第一次有了成就感。那几天,我就担心下雨,一下雨,我的作文就黑板上写字——两抹了。
读初中时,我校是1958年新办的初中,学校没有图书室,语文老师买了当时流行的十几本长篇小说,如《创业史》《烈火金刚》《草原烽火》《铁道游击队》《青春之歌》《林海雪原》《苦菜花》《迎春花》等。肄业于南京师范学院(南师大)的语文老师陆有智特别喜欢我的作文,有一次当着我的面在十几个正在办公室备课、批改作业的老师们十分投入地表情朗诵我得90分的作文。
学校新买的图书对我单独开放。那时候,我刚读初一,作业也不多,两到三天一本书,几乎在一个月内,把那十几本流行的长篇小说全读了。读大学时,我走进了南京师范学院图书馆,当时,我形容自己的心情,看到南师那么多图书,我如饥似渴,就像饿了三天的小羊突然闯进了菜园。每次放假回家,母亲说,我都拎着砖头厚的四本书。
在所有的书中,留给我印象最深的,管了我一辈子的就是《创业史》,尤其开头引的那段话。这几句话,一直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书中的正面典型梁生宝和改霞,成了我学习和追求的对象。真是无巧不成书,读初中时学校举行作文比赛,我的作文和我喜欢的一个女同学的作文贴在一块黑板报上。到了男大当婚的年龄,要找对象了,有几个女同学从我身边擦过,我偏偏找了那个文章贴在一起的女同学,她当时参加江苏省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入了党,可是个农村户口。我觉得她端庄清纯、性格开朗、品行端正、政治上进。她就像我喜欢的《创业史》中正面人物的典型——改霞姑娘一样。
读了《创业史》,我不仅按照书中那段名言去做,对作家柳青也敬佩得五体投地。后来,在工作岗位上我也没有忘记自己写作的业余爱好。我一直把写作当成自己一生的追求。1983年9月,我任泰县港口镇(现华港镇)党委书记,我以柳青为榜样,把到农村工作作为参加社会实践向农民群众学习,体验生活,提升自己品德的好机会。因此,我全身心的投入了工作,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镇党员干部大会上表态说:廉洁奉公,一个背包来,一个背包去。港口三年,我言行一致做到了。
在工作中,我像《创业史》中梁生宝一样,为乡亲们勤俭、努力办事,挑千亩大鱼池时,我自买扁担畚箕。 我和下溪村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民夏宝鱼交上了朋友,长达37年,为他90岁生日祝寿,为他祭灵送终。我写的有关他的散文《农民朋友》上了《人民日报》。
1992年9月,我因在港口任上工作辛劳,压力大,患上了甲亢的毛病导致后来右眼球摘除,47岁时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我克服了视力上的问题,重操创作之笔,到现在坚持创作27年。当初,我喜欢的改霞一样的妻一直支持我的工作,助我创作。
现在,每当我坐在电脑桌前,瞬间进入创作状态,轻快地敲打着键盘,犹如弹一架钢琴。我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等中央、省市报刊和境外媒体发表了700多篇文学作品,并出版了5本文学作品集;有30多篇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等选用;其中多篇在全国、省市获奖,还成为《泰州晚报》,加拿大《大中报》专栏作家。
文化人称赞我是“农民的好书记,文化人的好朋友”,“半世为官未入僚,不打官腔唱民谣,赤子之心天可鉴,真情笔底涌波涛。”这些成绩的取得,我忘不了《创业史》给我的原动力。
作者地址:姜堰区马家舍51号楼307室

缪荣株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百度百科丶网络作文教材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7月11日已发12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