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 缘
文/赵玉琴
今年春季开学,倪校让我担任自然萌绘画兴趣班的助教,我似乎无所谓地接受了:“好吧,我试试。” 其实,我心里很高兴的,因为每天可以接触到书。
每当看到自然萌兴趣班的小宝贝们看着心爱的绘本时,我便想到自己小时候,家里穷,没有小人书可看。村里邻居哥哥家有小人书,可想要看到他家的书不容易,得花钱租了看。村里的小孩子都去他家看书,我很是羡慕。可那时我家连买菜的钱都紧张,哪有闲钱给我租书看啊!
咦,有一天,有个收废品的在叫唤。有了!我赶紧溜回家,拿了家里的塑料袋,换了二毛钱。我怀揣着二毛钱兴高采烈地去邻居哥哥家看小人书了,看得如痴如醉,浑然不觉天色已黑。回到家,妈妈知道我卖了家里的塑料袋,把我狠狠地揍了一顿。
上了小学后,字也认的越来越多,有时借同学的《故事会》《格林童话》《雷锋故事》《刘胡兰》《三毛流浪记》等,看得爱不释手。一天,无意中翻到爸爸以前的医学书,我看得稀里糊涂,似懂非懂,可越看越有兴趣。从那时起,我心里就暗暗地想,以后长大了,我要做一名医生。
上了初中,增加了好多课程,也没时间看课外书了,其实也没课外书可看。后来,地理老师给我们讲《红楼梦》中的故事,我又迷上了四大名著以及外国著名小说,如《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呼啸山庄》《苔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漂亮朋友》等等。初中毕业后,终于有时间看课外书了,我到兴化新华书店买了好多书,如饥似渴地看,看得废寝忘食,昏天黑地。
在上幼师期间,空闲时间比较多,晚自习跟着同学一起看着好多杂书,诸如《读者》《意林》《撒哈拉沙漠》等。印象最深的是,看了三毛的书一度不能自拔,也想去无边无际看不到尽头的沙漠看一看。
参加工作后,忙于应付教学,没时间看书了,每天看教案、改本子就已经够呛。 结婚生了孩子,为了孩子的教育,我买了好多注音绘本,陪孩子一起看。孩子对一切有颜色的图画书都感兴趣,我童心不泯,陪孩子也看得津津有味。
不知不觉孩子上了幼儿园,迷上了图书,我也像迷上了买书,一买就是一大堆,如《迷宫》儿童版《西游记》《成语故事》《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等。 孩子进入小学后,我买书有了针对性,如《三字经》《百家姓》《小猪唏哩呼噜》《鲁滨孙漂流记》和少儿版四大名著等。还在兴化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
图书馆的环境特别优雅,图书种类也特别多,和孩子一起坐那,他看他喜爱的,我看我喜欢的,互不打扰,一看就是一下午。
几次和孩子出去旅游,我总喜欢去当地的图书馆溜达一下,挑一些兴化没有的适合孩子看的书。一同出去旅游的都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旅游买书干嘛?
孩子到了初中后,自己没时间去买书,我常到书店或在淘宝上给他挑些适合他看的书。从此,儿子基本上没时间看课外书,我也买得越来越少了。
现在儿子上了高中,更没时间看课外书,似乎看书的机会都给了我。晚上,儿子在书房写着作业,我躺在床头看着我喜欢的书,好不惬意。
我希望我的儿子多看书,看好书,把看书当成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我自己以书为友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消遣方式。书,是我的精神伴侣,我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我。

作者简介
赵玉琴,原本“赛小子”一个,后在多年的幼教工作打磨中,逐渐变得性情温和,爱孩子,爱父母,爱看书,也爱爬格子,试图“做孩子生命中的贵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