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步行街
缪荣株
步行街是姜堰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我到过沈阳和上海及其他城市的许多步行街,姜堰的步行街毫不逊色。解放前,步行街被人称为“花子街”、“叹气街”,送葬送到位于西街的“叹气桥”,再向西就是一片荒坟了。现在,改革开放后的步行街一天天在变美。步行街长近500米,宽20米,晚上,街两侧挺立着的十七对柱子上的华灯五彩缤纷,和大街两侧被称为购物天堂的三十多家商厦的霓虹灯交相辉映,美不胜收,犹如银河飘落。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雕塑大师吴为山父辈是兴泰小甸址人,他在步行街西边的雕塑作品,一家三口雨中打伞逛街,反映父母对孩子的那份浓浓的关爱,那是家庭和谐的象征。几年来,来自城乡的业余文艺爱好者在步行街上演出《激情三水》一百多场。步行街的晚上,二胡或笛子演奏的《梁祝》《二泉映月》《春江花月夜》等曲子常常在上空飘荡。在步行街东边的坝口广场,长年累月的歌舞不断,成百上千的老人快乐每一天,用歌舞表达了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赞颂“今天是个好日子”。在这大环境的熏陶下, 步行街上的老人不会歌舞的,有的也伴随着音乐的旋律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每到傍晚,许多老人怕舞场上没有位置,早早地在那儿放个东西作为自己位置的标志。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步行街及其周围是姜堰的歌舞场、音乐厅。生活在这太平盛世的家乡父老兄弟姐妹怎能不放开歌喉,翩翩起舞,歌颂这个国泰民安的和谐社会,表达心中那份舒心畅意呢。
一天下午四点钟,我和妻乘车下乡,一个从步行街东看完街戏回家的老爹拄着拐杖,手上拿着小凳子也上车。有人笑问他,老爹多大年纪了?他答:小了,才86岁呢。老爹说他每天都来步行街看戏。因为戏好看,明天还带他也86岁的老伴坐车也来看街戏呢。正说间,前座上梁徐小江村姓黎的老太也说她坐车赶十几里路来看街戏的。人们问老太多大,她也说还小呢,才94岁。老太六个儿子,六房媳妇,每天坐车来姜堰看街戏,遇有风雨就住在姜堰的儿子家。中间座位有个老太太笑着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时,家乡的‘穷亲戚、烂怂、晦气本家’找到南京来,向他讨生活。朱元璋想这么多人一批一批,到哪儿能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呢?朱元璋看到他们都拿着道琴,挥挥手说,你们回去唱着过。于是,凤阳花鼓传遍全国。我们现在就是真正的唱着过!”
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由此,我不禁联想到,我曾经四次游览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安徽省绩溪县龙川村胡氏宗祠右厢里,悬挂着明·嘉靖“错”字大铁钟,上面写的“国泰民安”,国字明少了一点,民字那一竖却出了头,其寓意是国家向老百姓少收一点税,老百姓就出头了。胡氏宗祠东西两厢十扇《荷花图》,是荷花的世界。衬以螃蟹嬉游其间,是一幅寓意深刻的荷(和)蟹(谐)图。这只是胡氏祖宗居庙堂之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志士仁人,千百年来的一种愿望罢了。现在,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下,在步行街上,我看到了“国泰民安”, 看到了荷(和)蟹(谐)图。这是几千年来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地方,这是改革开放后整个中国的缩影。
步行街东侧坝口有原徽商胡、洪、方三家创办的茶叶店,尤其是胡源泰茶庄、胡震泰茶庄的茶叶“胡源泰号”声名远播泰州地区。胡氏茶庄的茶叶从徽州采购,沿着新安江、大运河、老通扬运河运到茶庄。胡家有四家茶庄都在老通扬运河边上。姜堰的三水成就了胡家的基业。民国初年,胡氏茶庄的老板胡炳衡热心参加创办商会,具体负责义茶会的工作,并捐资500银元支持办新学。茶商们对姜堰有贡献,姜堰商会在东大街城隍庙西侧和南大街紫藤花架处专门为他们修建了义茶亭。义茶会办公地点就设在南大街紫藤花架前义茶亭下。茶亭里有两块楹联长约5尺,宽约1尺,分别写着:“诚能感格上通霄汉,信会取悦下达平川”正楷大字。步行街东侧还有刘家桥巷、南当铺、新安会馆遗址等,胡炳衡为首的徽商们在经营中留下了许多诚信的佳话,更增加了步行街一带厚重的历史文化魅力。

缪荣株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百度百科丶网络作文教材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7月11日已发12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