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革时期的煤矿工及家属们
文/周崇民
塞外炕头关里生,
泥炉火火热边城。
艳阳天斗白毛女,
大字报糊红卫兵。
半块澡巾擦日月,
一碟豆酱就云星。
山东棒子辽宁杆,
趟趟乌金献北京。
注:①文革:即文化大革命。②“塞外炕头关里生”之句:塞外:即塞北。炕:北方屋里如床能休息睡觉的地方,通常里面是空的,能通烟火。关里:指山海关以南的地区,如:河北省、山东省、河南省等均称为关里。生:给炉子生火的生。③泥炉:北方生火做饭的土砖炉子。④边城:因为煤矿在祖国的边陲,故称边城。⑤三、四句:艳阳天:白居易在《何处难忘酒七首》诗中有“此时无一盏,争过艳阳天”之句。长篇小说有《艳阳天》。这里指部分矿工及家属们。白毛女:白毛女源于白毛仙姑民间传说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儿”。革命样板戏有《白毛女》。这里指部分矿工及家属们。大字报:通常帖在墙上,用纸墨写成很大的字(标语)。红卫兵:当时学校里一些进步学生,胳膊上皆戴着红布袖标。⑥山东棒子:当地俗称山东省来的人,因为山东人性格比较直爽、豪放,故人们普遍称山东人为山东棒子。⑦辽宁杆:即辽宁杆子,当地俗称辽宁省来的人,因为辽宁人精瘦、心眼比较多,故人们普遍称辽宁人为辽宁杆子。⑧乌金:即煤炭。

作者简介: 周崇民,1966年生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城子河,原籍山东省青岛市鳌山卫人,牡丹江电力枝术学校毕业,曾在鸡西矿务局城子河煤矿、鸡西矿务局滴道发电厂等地工作,1995移居青岛市,也曾在佳木斯、七台河、莱阳、长春等地生活、工作、学习过。作品曾发表在《中华诗词》、《长白山诗词》等刊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