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生和《氍毹碎影》
缪荣株
我认识华生是在1999年秋,泰州和姜堰文联举办的我的小说集《苦游》首发式上。
会上华生没有发言,但是,当我们在一起吃完饭后,他淡淡地对我吟诵了一首参加会议发抒感慨的诗:“半世为官未入僚,不打官腔唱民谣,赤子之心天可鉴,真情笔底涌波涛。”
华生这首诗,将我的人生、人格、写作状况,真实地、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当时我听了这首诗就非常喜欢,当即对他刮目三分。后来,这首诗被十几家公开发表的评论我的文章所引用,影响比较大。我渐渐地对华生产生了兴趣,并断断续续地知道他的一些来历。
原来华生的人生坎坷。他从一个穷乡僻壤的顾高镇农民走到在姜堰很有名气的戏剧家主席的位置上,真的很不容易。他生于西安,长于镇江,1965年插队老家黄桥老区——泰县顾高公社俞庄大队,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地方。他先后务农、务工(队、社办厂),当过代课教师。他初中毕业后,由于父亲曾经是国民党的少将(文职),这个政治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在生产队好不容易谋到一个让人羡慕的好饭碗“拖拉机手”,这已经是很满足了。用他在一篇文章中说的:“那时候没有迈出过俞庄村东边那条小河上的三尺长的石板桥。”终于,华生以他的才华编出了适合农村演唱的许多小型节目,被县文化馆所赏识。又经过一番曲折坎坷之后,由于自己创作的勤奋,才走到了现在的位置。姜堰文学艺术界有三驾马车的说法,他们在文学、音乐、舞蹈、作词方面配合默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是俞华生、李道功、黄振才,都是中国文联下属团体会员,三人都入选《姜堰名人》。几年来,他们联袂作词、作曲、编舞,让来自城乡的业余文艺爱好者在步行街演出《激情三水》,现在已演出了170多场。俞华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华生的戏剧作品选《氍毹碎影》,我通读了一遍,通读的地点特意选在梁徐果场,时间是桃花梨花盛开的时候,躺在梨花下读。在这样的花世界下,欣赏他的《氍毹碎影》,感觉真的不错。戏剧集里有历史剧、现代剧、课本剧等,各种各样的戏曲形式让华生的创作达到了一个相对的高峰,读后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在这些戏剧中尤以《相国戴枷》《天宝余韵》《苏中女杰》《但愿人长久》等最出彩。 《相国戴枷》首先是有一个很好的主题。有辅国安民大志的裴相国是个权倾朝野的人物,在平叛淮东节度使造反后,功高盖世,在官场上声誉雀起。就在这时,他举贤荐能却看错了人,被奸臣王敖蒙蔽了眼睛,错误地向皇帝推荐他当淮东节度使的重任,让被王敖蒙冤的一对恋人触柱惨死在相府。裴相国最难能可贵的皇帝的重臣犯了错误能够自我改正,在戏闭幕时达到了高潮。他在给犯罪的王敖戴枷时,让观众意想不到的,自己也主动戴上枷,到皇帝那儿负荆请罪。这样的高官显贵、这样的思想境界、这样的结尾,在封建社会里是凤毛麟角,在习近平总书记领导的高强度反腐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那些一批批倒下去的贪官一个个负隅顽抗,没有一个负荆请罪的,真像毛泽东所说的: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所以相国戴枷这样主题的戏,发人深省,相国这样的为国家担当的好官永远熠熠生辉。
凡是好的戏剧都有激烈的矛盾冲突,才能引人入胜。《相国戴枷》围绕在谁当淮东节度使选人上,在同一个人相国身上展开了误会、矛盾,华生设计了赠袍、呵门经(护官符)、骗亲、隔墙对唱、樊小娥、江文壁双双触柱身亡、相国戴枷等情节,构成了完整的戏剧,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该剧吸收了优秀传统戏剧的精华,尤其樊小娥、江文壁两人在相府隔墙,一个弹琵琶一个吹箫的那些唱词,令人百读不厌。这里也读出了华生深厚的文学功底。所以,他在饭桌上随口吟我的那四句诗也就不足为奇了。
近年,华生还为在江苏享有盛名文人汇聚的姜堰中学、姜堰二中写出了《姜中赋》《二中赋》更是脍炙人口。

缪荣株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百度百科丶网络作文教材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7月11日已发12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