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 头
钟毓瑶
老头从小痴迷文学,任何困难都挡不住他按暂停键,愈老弥坚。
他乍看60岁左右的年纪,可实际上快80岁了!他须发斑白,头顶酷似荒原,只剩屈指可数的银丝。但他注重形象,一丝不苟,时候到了,必然花上30块大洋去理发店仔细认真“锄草”。
他坐如钟,行如风,站如松,常年扣着一顶黑帽子,鼻梁上架着一副酷墨镜,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平时,他见人总是乐呵呵的,遇到文友,腰杆笔直,一聊就是半天,话语和动作流露着智慧和幸福感。虽然岁月的犁,在老头脸上留下了纵横交错的沟壑,但文学绝对是老头显得年轻的灵丹妙药,一谈到文学,眼睛里瞬间有了灵动的光。
老头很潮,在读书写作,玩弄电子产品上酷。读书和写文章是他每天固定的功课,经常被家人调侃是老书呆子。
老头在2008年那场多少年未遇的暴雪中,有半个月每天坚持走二里路,到我家向读二年级的我规规矩矩拜师求教学电脑打字,在步行街釉面砖上结结实实接连摔了七个狗吃屎,差一点没把陪他的10岁的哥哥大牙笑掉,却初心不改。
在教学过程中,我作业负担重,老问我,老问我,常被我冲得鼻塌嘴歪,甚至在饭桌上我要赶他回家!老头真脸老皮厚,吃得受得,陪着笑脸。我忽然感觉老头可爱、慈祥。
老头把玩电脑的本事学去了,我上大学后,和我更是教学相长。老头时刻保持着危机感,生怕年纪大落伍,一直努力提升自己。
他收音机扔掉40多台,相机接连换了三四次,电脑配了三台。疫前更是接连摔掉几部手机,到大商场手机柜对营业员开口便说:“你们最贵的手机多少钱?”营业员说:“华为5G,5500元”,老头二话不说,闪出二维码,付了钱,活像个大款,生意做的爽极了!
自从老头攻下智能手机这座“珠峰”,发在朋友圈的九宫格好照片连连,赢得一片赞声,网友活动更加得意了。
我问老头当时怎么就狠下心的,他说:有追求的人对心爱之物从不惜人民币。嘻,这老头!老头有先见之明,纸质书逐渐被电子书取代,他轻轻松松地顺应了时代,你看,他正弹钢琴一样快乐的码字呢!
人生何其漫长,别看老头现在顺风顺水,可他落难时也挺惨!老头任过县人行行长,正在事业上春风得意的时候,只怪工作太较真,辛劳得了甲亢导致右眼球摘除。开刀时听说麻药副作用较大,他干脆忍着剧痛半麻醉,活生生的忍痛被挖掉右眼球。老头右眼红了一片,家人眼睛湿了一片。
闲居在家的他,当初天天倚门而立,听市井叫卖、闻婆妈絮语。他面对世人异样的目光,心中似火烧,那火又倔强腾起,绝不甘心命运的安排!随之呼唤起他童年的文学梦。老头内心呼号的是:我失去了一只眼睛,就插上文学的翅膀。
从那以后,老头就踏上了漫漫创作征途,这一征战就马不停蹄。他失去了仕途,经历伤痛,幻化成文学之蝶。老头写啊写,一写就是30几年,如今老了!但他在电脑、手机面前时,好似云岗石窟的雕像,纹丝不动,聚精会神。
说他热爱文学,不,准确的说是发痴。因为文学已经和他的生活融为一体,像吃饭、喝水、睡觉一样自然,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文学回馈他的是春华秋实,《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民晚报》《散文选刊》甚至加拿大的华人报纸,都连载上了老头的心血。老头一路播种,一路收获,从小埋藏在童心里的种子,从萌芽到成长,经历风吹雨打、世间沧桑,最后开出文学的蓓蕾,结下香甜的果子。现在,每天在朋友圈分享一篇他的文章。
老头每天运动几小时,膳食均衡,为的是有更好的身体去写作。当我们说一个人老了的时候,有时候并不是指他在身体机能上的老去,而是指,他不再拥有年轻人的心气。是的,老头很老,但又很年轻。
我问老头,你何时搁笔?老头笑笑说:“啥时候大脑不能听指挥了,就按停车键。”
这就是我的外公——老头缪荣株。
-巜老头》原载巜泰州晚报》
作者简介
钟毓瑶,女,1999年生,山东艺术学院学生,在巜中国报告文学》巜泰州晚报》发表散文丶报告文学多篇,並获得过征文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