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的地位
文/倪高扬
安松先生在当地可谓德高望重,是我非常要好和敬重的一位老同学老朋友。
昨晚,我和他一起喝酒,同席的还有几位领导、兄弟朋友。席间,隔壁包厢的客人几番过来敬酒,其中大多号称为安松先生的学生。
敬酒时,他们在顺序上一破常规,让人瞠目结舌——不是先敬上席几位领导,而是先敬他们心中的恩师。
安松先生执意不肯接受,再三提出:“你们既然是我学生,就得听我话,就得懂礼节——先敬各位领导。”可是,安松先生实在无奈学生的“淘气”,拉着我一起享受首先接受敬酒的厚礼。
由此,我不由自主地忆起三十多年前类似的情形:宴席上,我们这一桌十一人,除了我都是乡政府主要领导,前来敬酒的人络绎不绝,我无奈被动地跟着不停地起立,坐下。
敬酒人都会按照千篇一律的逻辑顺序,先敬书记,后敬乡长,接着是三把手,以此类推,最后也少不了敬时任中学校长的我。
其间,一位外号叫“瞎广播”的吕先生过来敬酒了,一开腔不是说些恭维领导的话,而是故弄玄虚。
“啊呀,我这第一杯酒先敬谁呢?”
“这还用说呀,先敬书记呗!”其他人一起附和。
“不,过去我们家里‘菩敬面’上贴着五个大字:‘天地君亲师’,可没有提到领导。‘师’虽然排在末位,但是应该备受我们尊重。倪校长是老师的老师,所以,我的第一杯酒先敬倪校长。”吕先生的话振振有词。
听到这话,我像是被烫了似,又像是自己冒犯了领导,立即起身发话:“瞎说什么?我们老师都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之下,先敬领导,先敬领导。”
可是,吕先生固执己见,一意孤行:“先敬谁,敬酒的人说了算。没有好的教师、好的教育,哪来的这些好领导啊!”大家笑着,僵持着,“上岗子”上的党委书记单树桂先生很有涵养地夸奖了吕先生,并要我尊重敬酒人的意愿。我推辞了一番,最终尊敬不如从命,非常尴尬地将满满一杯酒甩干。
时过两年,有一位学生家长请客,那时请客不到饭店,也没有家宴服务,就在自己家里操办。这次,这位家长所请的对象是乡领导和孩子的老师,一共两桌,由于家里空间有限,一桌放在家里,一桌放邻居家里,厨师请的乡政府食堂掌勺的。
主人将我和班主任安排在他家里陪同乡领导们,其他任课老师安排在邻居家的一桌上。入席时,书记理所当然地坐到了正中的“上岗子”,乡长也毫不客气地在紧挨书记左边的位置落座。
“书记右边的位置谁坐呢?”大家非常客气地你推他,他推你,一个也不肯坐,其中多数认为应该是我坐,还说今天的主题就是请老师的。
我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你们都是我的顶头上司,我岂能小头子犯上?”一时纠缠着,书记终于作为了,关照着每个人的面子,非常噱头,也非常地道地说:“这位置啊,张三能坐,李四也能坐,大家都能坐,校长也能坐。”稍顿,话头一转:“我看还是冯副乡长坐吧,他们老师能和我们乡干部一起吃喝就应该心满意足了。”书记的话一锤定音,冯副乡长自然坐上第三大席位。
席后,我有意安抚同席的班主任:“我们做老师的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如书记所说,能陪他们乡干部一起喝酒真的感到非常满足了。”
可那位班主任却大光其火,说:“我咋没注意到这句话,要不然我当时离开了。”
究竟应该是“官者为尊”“师者为尊”,还是“长者为尊”呢?农家人不太在乎这些——吃饭又不吃桌子,坐哪儿都是吃。只有一些有身份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我时常提醒一起年轻教师朋友:“教师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工作上千万马虎不得。然而,当有人说夸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时候,你千万别真的当回事——一定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2020.8.24

作者简介
倪高扬,泰州洋思教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蒙台梭利协会认证讲师,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兴化市楚天实验学校创建办顾问,兴化东方巴黎幼儿园、泰州幼蒙教育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地方文史研究爱好者。近年,除了致力“点燃孩子心中的智慧之灯”、引导教师“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之外,有空便与书为友,爬爬格子,出版《敬畏教育》《有滋有味兴化话》等著作七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