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夕浅谈
沈義先
七夕和爱情产生关系,是发生在唐代的事情。
大诗人白居易写下《长恨歌》之后,迅速在大江南北流传开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时风行成为年度热词。
自此以后,少女少妇们每逢七夕夜,便开始盛装打扮,纷纷在月下秉烛焚香。
除了向织女祈愿心灵手巧外,还期盼遇见一世良缘,或者许愿婚姻美满。
到了宋代,大词人秦观的一首《鹊桥仙》,才算是把爱情和七夕彻底绑在了一起。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时至今日,现代人只知“中式情人节”,不知乞巧节和拜魁星为何物了。
多少传统文化的精髓,都像七夕风俗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被淹没。
随着这些仪式感和文化风俗的消失,现代人心中对于传统、对于文化、对于规则的敬畏感,也在一点点被瓦解。
愿更多人知道:七夕,不仅仅是情人节。

作者简介:沈義先,男,浙江嘉兴人。网名天道酬勤。浙江省作协会员。上海流浪诗人协会会员。鸡鸣三省文化艺术协会会员。评书艺人。诗风精炼儒雅,激情浪漫。非凡中国艺术社团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