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音乐会
缪荣株
姜堰历史上为个人举办音乐会的那是第一次。在明月楼饭庄舞台上,《溱潼窑工号子》一人领唱众人和,高亢、粗犷、嘹亮、激越、豪放,配合默契,珠联璧合,在音乐大厅里回响。
这就是2015年4月16日下午,在明月楼举办的《黄振才先生七十诞辰作品音乐会》上,姜堰区民乐团独唱、合唱、演奏的黄振才先生作曲的《陈老总登上曲江楼》《我爱您姜堰》《花鼓合奏》《三水罗塘》等十几首歌曲。200多名来自泰州、姜堰宣传文化系统的文艺爱好者沉醉在这美妙无比的音乐声中,时而报以热烈的掌声。
这是钱爱莲女士为亡夫黄振才举办的个人音乐会。黄振才先生2013年去世,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泰州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姜堰市音乐家协会主席。50年来,他创作歌曲、器乐曲、戏曲,演唱等1000多首,其中创作的姜堰地方特色歌舞《姜堰莲湘》《牵驴花鼓》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民间广场舞比赛荣获大奖。创作的儿童剧音乐《公鸡品蛋》参加文化部、国家教委、团中央、广电部举办的儿童电视剧比赛二等奖。男声表演唱《溱潼窑工号子》荣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第五届“五星工程奖”金奖。在省以上音乐杂志、刊物上发表音乐作品100多首,论文20多篇。2009年12月,黄振才被中国音乐家协会列入《中国音乐家名录》。
钱爱莲原是姜堰五金公司党支部副书记,为了纪念亡夫,她在丈夫去世两年后70岁生日这天,举办了个人音乐会。她还为亡夫整理出版了250多首歌曲的《黄振才音乐作品选集》,由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并且举行了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她为这本书写了前言,女儿黄慧设计了封面,12岁的外孙女题了书名。泰州作协副主席曹学林写了序。
2013年腊月27日,我因主编《姜堰名人》去黄振才家取回了他的名人简介和照片并嘱他写篇人生感悟,他满口答应。天有不测风云,谁知道7天后(正月初四),他却因心脏病突然离世。钱爱莲在上海带外孙女,妻承夫志,含泪代笔为夫写出了12000字的人生感悟《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记叙夫君在音乐创作道路上的轨迹。后来又遵主编之嘱将文章前后改了四遍,达到了完美的境界,被《姜堰名人》录用,替亡夫圆了梦。文中详细地叙述了亡夫从小热爱音乐,喜欢吹笛子、箫,擅长二胡等的演奏。后来被北京军区招为文艺兵,在军区文工团里迅速地成长。他转业到姜堰文化馆后,火热的生活让他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创作甚丰,多场演出受到了好评。
我问钱爱莲:“你对振才的故事怎么知道得这么详细的呢?”她说:“这些故事,我听他讲过多遍了。” 在黄振才作品音乐会上,朋友们对他倾注了深情的爱。
姜堰文学艺术界向来有三驾马车的说法,他们在文学、音乐、舞蹈、作词方面配合默契,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是:俞华生、李道功、黄振才,都是中国文联下属团体会员。几年来,他们联袂作词、作曲、编舞,让来自城乡的业余文艺爱好者在步行街演出《激情三水》近二百多场。
2002年,三驾马车又和曹学林多次商量,决定按照打造精品的要求,对《溱潼窑工号子》重新创作,又获得2002年江苏省首届中国民间艺术节〈三民〉大赛金奖。
2003年11月,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赴江苏兴化市举办“大江歌”大型文艺演出,《溱潼窑工号子》有幸被演出组选中,参加现场演出。 惊闻黄振才溘然去世,配合他作词的俞华生追思:“席上惊闻噩耗来,停杯顿作哭声哀。时常朋友多相聚,遽忽阴阳两隔开。七律五音成妙曲,千支百首见奇才。而今有句倩谁谱,再赏余音泪满腮。”在黄振才个人音乐会上,俞华生在演奏二胡时,一次次情不自禁地泪湿琴弦,此情无地可消除,更行更远还生。
李道功现居广州,她女儿的好友在澳大利亚经办旅游公司,4月中旬,正是澳大利亚旅游的最佳季节。他们全家已经商定就在这期间赴澳大利亚旅游,但是,听到钱爱莲要为黄振才举办音乐会的消息,果断地执意地放弃了这次旅游的机会,从广州直飞家乡。李道功对笔者说,这样,我的心才稍稍好受一点。在音乐会上,李道功和另一位歌手声情并茂地演唱了黄振才作曲的男女声二重唱。黄振才的这些朋友贯穿一生的友谊,真挚情感,古道热肠,给我们留下很多、很多的感动与思索……
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个人音乐会,一直沉醉其中。今夜闻君心曲语,如听仙乐耳暂明。黄君,在天堂您听到了吗?


缪荣株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百度百科丶网络作文教材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7月11日已发12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