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吹响节约粮食集结号》(散文诗)作者☆李邦海
《吹响节约粮食集结号》(散文诗)作者☆李邦海
精华热点

《吹响节约粮食集结号》
(散文诗)
作者☆李邦海
主编☆刘茂元

〈一〉
《左传》文曰:
“居安思危,思则所备,思则无患。"
咋解?
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
也要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
我们随时都要有应对意外事件的准备。

我们虽然处在和平幸福的时代,
但要千万记住,
当今世界复杂多变,
随时都有出现战争,
瘟疫,灾荒,饥饿的可能。

〈二〉
粮食是国家的战略物资,
粮食是人民生活必需品。
民以食为天,
国以民为本。
没有粮食,
国不稳定,
基本温保,
无法解决,
其他事情,
一事无成。
中国是14亿人口大国,
没有粮食,
吃饭问题就根本不能保证。

储备一定的粮食,
对稳定社会,
对稳定人民的心理都具有重大意义。
手中有粮,
心头不慌。
粮食又是农民大哥的主要经济来源,
也是许多工业产品的原料。
充足的粮食供应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安定,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俗言道:
民以食为天,
食以粮为本。
爱惜粮食,
是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美德,
节约粮食是对其他人生存的慰籍,
节约粮食也是对种粮者的最大尊重。

〈三〉
今年属鼠,
多灾多难;
中国如此,
世界亦然。
今年初,冠状病毒在武汉突发,
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
同心协力,
英勇抗战,
最终控住了疫情。

可七八月份,
洪水又在南方泛滥成灾。
英雄的子弟兵和当地人民携手抗洪,
谱写军民一家亲的新歌,
取得了抗洪救灾的伟绩,
做出了非常惊人的贡献。

就世界而言,
已有2175万人感染新冠肺炎,
死亡人数高达77万。
非洲和印度蝗灾又盛行,
粮食生产损失惨重。
大灾之后,
必然产生粮食危机,
到时有人会挨饿,
也有人会丧命。
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四〉
我国从战略高度和人民大众切身利益出发,
提前做了粮食储备,
这是一件大好事情。
国家存了粮食,
百姓心中踏实,
饭碗就能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改革开放之后,
我们国家各届领导人,
知国情,
顺民心,
爱人民。
他们为党,为国,为民,
未雨绸缪,
提前备粮,
就能永立不败之地!

如果遇到战争,
如果遇到灾荒,
如果遇到断供,
我们国家有存粮,
就不会措手不及,
就不会哭爹喊娘。

历史教训
值得借鉴,
值得吸取,
值得反思,
值得重提。

1876年至1879年,
正闹大饥荒,
国库无存粮,
清政府不作为,
四年间全國活活饿死了1300多万人。
庶民剝树皮,挖草根,
吃观音米(黄泥巴),
也无法维持生命。
这说明惜粮如金的重要。

人啦,
只有在饥饿来临,
无米下锅时,
才晓得粮食的贵重性。

今年八月十一日,
党中央一再指出:
餐饮浪费现象,
触目惊心,
令人痛心。
据统计,
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佔总产的35%,
餐饮行业浪费的食物也是这个比例,
大学生食堂的剩饭剩菜,
可养活800万人。

中科院数据表明,
中国一年食物浪费高达
1700一1800万吨,
可供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这是惊人的教字,
这是恐怖的数字,
这是耻辱的数字,
更是罪恶的数字。

前不久,
联合国公布的报告说,
受新冠病毒,蝗虫,旱涝灾害的影响,
世界粮食将大幅减产,
将面临五十年难遇的粮食危机。
会有7亿多人饿饭。
这再次敲响粮食危机警钟。

〈五〉
我们党中央,
高瞻远瞩,
未雨绸缪,
心系家国,
关心百姓,
人民放心,
人民满意,
人民感恩!

粮食生产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粮食是父老乡亲
用心血,用汗水换来的。
他们在田园,
他们在地边
辛勤地劳作,
换来春的葱绿,
换来秋的收获。

我们现在虽然不缺粮食,
仍需紧绷节约用粮,
反对浪费这根主弦,
艰苦奋斗,
努力生产,
多收粮食,
多做贡献。
从节约一粒米,一根面,
一滴油,一棵菜做起,

深刻领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思物力维艰”的内涵,
百倍惜粮爱菜,
让中华传统美德
在每个家庭生根,
在每个民心升华。
让节约粮食的集结号久久吹响,
让祖国大地的红旗永远飘扬!
2020年8月21日于成都三郎镇戴师农家乐撰稿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