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儿子错了
缪荣株
我小时候馋。上小学二年级时,家里为我定了个小对象,安排在好日子八月十六日“回好”。八月半这天上午,母亲忙着烧了一碗香喷喷的我半年多没有吃到,好容易八月半才该吃到的红烧肉。母亲在锅上用筷子将碗里的红烧肉夹到这边,再夹到那边,夹到顶上,调整来调整去,那碗红烧肉总是平塌塌的。吃饭时,母亲竟然没有端上桌。我气极了,我要,我哭,我闹。母亲说要等到明天八月十六“回好”,跟媒人一起吃。现在吃一块少一块,那碗肉已经平塌塌的,再吃成了凹塘,端上桌多难看啊,要留着做个人呢。
我完全不依,我管不了那么许多,母亲嘴说干了,我也不听。我哭着说好不容易盼到八月半应派吃肉的,怎能不给肉我吃呢?明天要吃再称么?我这要求说到哪里说给谁听都是我赢!我不管母亲怎样解释,怎样哄我,吃不到肉反正不依,哭闹得更厉害。母亲脾气急,就拖着我到我们家儿童教育基地——屋东山墙根儿惩罚孩子的老地方,举手要打屁股。我不怕,我有理,有理重孙打太公!我还是哭呀闹呀。忽然,我看见母亲举起的右手碰到树杈上,用左手揉着,嘴里还发出“嗤嗤”的声音。我从指缝里偷看她那疼痛的样子,“扑哧”一声笑了。奶奶赶来拉我,对母亲说:“伢儿馋气上来了,你就夹块肉给他去去馋气!”我发现母亲流下了泪。
工作后,我在县机关。我没有后台,没有当官的亲戚,逢年过节也从不去领导家联络感情,只知道黄牛一样干。我入党迟,提拔晚。其实从道理上我也知道要和领导联络感情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操作,但我做不出也没实力。在县农业学大寨办公室工作期间,有一次,终于有了我和领导联络感情的机会了。我跟组织部长和学大寨办公室主任下乡正好路过我家。我热情邀请他们到我家玩,两位领导欣然答应。
蚕豆开花哄煞人,腕豆开花有把成。当他们到我家时正逢蚕豆开花的三春天,离麦收还远呢。母亲从田里回来,急忙杀了一只换火油和盐的生蛋的老母鸡,接着又忙着擀面。当两位领导啃着半生烂熟的鸡(不知是时间短促还是烧草不够),吃着面条时,没有酒。晚饭后天黑得像锅底。母亲忙碌的过程中,看我时流露出不高兴的神色,两位领导走时,连客气话也没说。当时,我真恨母亲,这么不懂人情世故,真是个农村妇女!人家拍领导还拍不到呢,现在倒好,我领领导来家是顶碓唱戏——吃力不讨好。
当家才知财米贵,我太不理解母亲了。那时,家家缺吃少穿,正是“大麦上场饿煞老娘”的三春天,母亲能拿出什么来招待人呢?我只知道对领导要客气,没有考虑到母亲手长衣袖短拿不出来的实际,难煞母亲了!
我们家的日子渐渐好起来之后,母亲跟人常常说起她生了个“书生模样”的孝顺儿子而自豪。可是后来,我因工作辛劳患内分泌失调引起眼病摘除右眼球后,母亲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一年后忧郁而得了食道癌,去世时73岁。
原载2020年4月3日《泰州晚报》

(前排左三母亲,后排左三作者)

缪荣株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百度百科丶网络作文教材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7月11日已发12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