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花姐(一)
文/吴德忱 诵/沧海
一个人偷偷地跑回故乡。站在童年撒野的荒芜的地边、草莽上,眺望数十年变与不变的风景,呼吸数千年变与不变空气,回忆能记忆起来的人和事,顿时感觉从没有过的苍老和孤独。历史的尘埃在眼前漂浮跌宕:不该走的人,已走得久远;不该遗忘的事,已无法提起;不该逝去的光阴,早已随风而去……。此刻,真有些后悔。我为何而回?究竟想找到什么呢?

我默默地感伤的在草地上行走,夏日和煦的阳光有点让人闷热,偶尔一阵小风吹来,方觉凉爽与清醒许多。蓦然,我看见前方一片灌木林丛中,有数不清的马兰花在盛开着,并随风飘来淡淡的兰花香。走近一看,哇,好多呀,足有几百簇。每一簇盛开着十几朵、几十朵的兰花。我俯下身去,细心观察,发现这里有两种不同的兰花:长叶的马兰开着天蓝的花,花瓣长且直;短叶的马兰开着紫蓝的花,花瓣短而些许卷曲。这里草木茂盛,除马兰花外,还有许多高矮不一、花朵大小不等的各式各样叫不上名字的野花。蜜蜂、蝴蝶等羽翅昆虫往来穿梭,嬉戏在花丛中间,采蜜在蕾蕊之上。这里远离村庄,不失是乡野的一块静地,间或有蜜蜂“嗡嗡嗡”的叫,大多都静得吓人。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不相信鬼神之类,但此时头皮发麻,有一种毛发怵立的感觉。我环视一下四周,没有一丝动静,又下意识的咳漱两声,给自己壮壮胆,还是那么静,没有意外地发现。我打开随身带来的纸扇,扇了几下,握在手中。人性固有的胆怯减轻了许多,纸扇仿佛成了一把护身的宝剑。

"妈,今天是您离开我三周年的日子,孩儿来看您来啦!”突然,在高高的草丛中,传出一个女子自言自语地细细的悲戚声。我顿时打一个寒颤,心想:不是见鬼吧!循声望去,见到的不是“鬼”,而是一个年轻姑娘。显然,她也是刚到不久。当我走近她时,她显得有些慌张与害怕,站起来愣愣的望着我。
“姑娘,别怕。我是从城里到故乡来散心的。”我一脸笑容主动地和她打招呼。
她大概看出我这个慈眉善目的长者不会是什么坏人,紧张的容颜舒展了许多,冲我点点头,继续做她的事。

这是谁家的姑娘呢?我不认得。我离开这里已经二三十年了,即使是本家的晚辈,也生疏得很。但我敢肯定,埋在这里的死者我一定能认得。于是,我扒开齐人深的蒿草,俯身来到墓碑前。见墓碑正中间竖着刻有“慈母 马玉兰之墓”,碑的左侧刻有“女儿 马小兰敬立”。没等我直起身,头一阵晕眩,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大叔您怎么了?大叔您怎么了?”隐隐约约听见姑娘在叫我。待我从恍惚中醒过神来,喃喃自语:“马兰花没了,马兰花真的没了嘛……”。
“大叔,您认识我妈?”那个叫小兰的姑娘吃惊的问我。
我点点头,没说什么,站起身来,默默地注视那长满蒿草的坟墓。我的双眼顷刻模糊了起来,仿佛看见一个活泼可爱的少年女孩从那坟墓里慢慢地走出来,和我们这群“野马”在草地、小河边奔跑玩耍……(未完待续)
修改于2020/9.5
原创首发

作者简介:吴德忱 ,长期从事财政经济工作。曾受聘吉林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客座教授。退休后,与文学结缘,有散文和诗作出版。现已夕阳西下。不图功名,只求快乐。

沧海,居天津,爱好文学,喜欢诵读,用声音传递真情,弘扬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