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李渔白演十本戏》
浙江⊙赵锡洪
主编⊙刘茂元
清朝康熙年间,浙江兰溪夏李村李渔的金华婺剧戏班非常出名,方圆五百里的地方也有人晓知晓。
有一年,李渔的戏班子在龙游县城演出,有一位衢州山区的老农,观看了李渔戏班子演出后,心里十分称赞。
他去后台,找到李渔。问他“戏班子去衢州山区肯演否?”李渔说,“去是会去的,一来戏价高怕你们请不起,二来金华婺剧的唱腔怕你们山区人听不懂。”
老农说:“山沟沟里面也有懂戏的知书达理之人呢。”李渔笑了笑说:“看来山区的秀才们肚里也有点墨水呢?我要你做副对联,让我考考你们的真才实学,对联做得好,我的戏班子愿意去你们山区白演十场大戏如何?”
老农说:“当真?”李渔说:“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老农说:“写啥内容呢?”李渔说“就以做戲为内容吧。你若做不出,到你处演戏时收双倍戏钱如何?”老农说:“好格呢。”李渔说:“有个条件,此联第一字要以‘做戏’二字放在嵌首。”老农说:“没问题。”
李渔给老农准备了笔墨纸砚。老农也略一思索,挥毫写出了对联:
做中有古,古作今观,观不尽世态炎凉
戲半是虚,虚从实看,看起来现实如戏
李渔当场喝彩,拍手叫好。老农怕李渔说话不算数,还写了横批:
《送戏下乡》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李渔在众目睽睽之下,只好答应老农,去衢州白演了十场大戏。这正是:
老农写戏有诚意,李渔怕他请不起;
为此为难作对联,谁知老农有才气。
一副妙联横出世,戏班白演十场戏。
2020年0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