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 一 滴 泪
作者:卢志友
诵读:雪儿
“都读五年级了,怎么还不懂事,也不好好用功读书呀……”我脸绯红,看着母亲的眼泪一滴一滴往下掉心里很难过,愧疚之感涌上心头。不知是惊吓还是真情感动,情不自禁的我的泪水也从眼角滚了出来,一滴又一滴……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都还记忆犹新。
那时,我的同龄人都要在每天放学回家后去割草来喂生产队的牛,星期天也不例外。可我除外,从来都是母亲从生产队下班回家后又背着背篼去割草,完成生产队布置的割草任务,好让我有更多时间好好读书。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中午,我和往常一样呆在家里看书做作业。母亲割草回来,见我正在和同院的几个小朋友扇烟盒。母亲非常气愤.叫我回到家里好好地教育了我一顿,边哭边骂:“你想想,我下了班顶着大太阳去割草,就是为了你有更充足的时间好好读书。都给你说过多少次了,我和你爸没有文化的艰难。”

这事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常常我也会想起。仿佛看见母亲卖了鸡蛋买回来油盐。也仿佛看见父亲在本子上用铅笔画半个圆圈表示半个工天,画一个圆圈表示一个工天的情景。记得不知有多少次,父亲收到一百多公里外的舅公写来的信时,总是叫母亲炒半碗黄豆,煮一个酸菜汤或者叶叶汤之类,父亲拿出每月每户供应的二两高梁酒来,请本队的王大叔喝酒。喝完酒之后,就叫王大叔念舅公寄来的信。

每当这时,奶奶和母亲总是放下手中的活计,围坐在饭桌旁细心地聆听着,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听完之后,奶奶就叫我拿出一个大作业本来,请王大叔帮忙写一封回信。奶奶说叫舅公来耍之类,说了一遍又一遍,生怕王大叔写漏。父亲和母亲也说几句,向舅公家人问好之类,王大叔听后就慢慢地写起来。信写好了,王大叔要走了,我们一家人都要再三说麻烦他之类的话,把他送出家门,有时父亲还把王大叔送回家。王大叔走后,母亲总是说;“大娃,你要好好读书,象你王大叔那样写得起信,算得来帐该有多好呀。”

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想起,我的心就会感到一阵酸痛。想起母亲那一滴滴眼泪,自然就会明白母亲的良苦用心的。

这么多年来,母亲的那一滴滴眼泪,常常在我的脑海里浮现,教我自新催我奋进,总是时时鞭策着我。也许我能养成勤劳俭朴的生活习惯,不忘初心,也是缘于母亲那一滴滴泪吧?
——————作者简介——————

卢志友,四川自贡人,上世纪末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乡镇论坛》、《中国乡村》、《爱人》、《青年文学家》、《华人头条》、《今日头条》、《人民权力报》、《少年文学月刊》、《四川日报》、《自贡日报》、《红韵品读》、《作家》、《桃花源文轩》等中央、省、市级报刊和网络平台,以及多家网络有声平台。自贡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家前线》、《青年作家网》签约作家。
——————诵者简介——————

雪儿:西子诵读总编。私企经营管理者,曾担任电视台业余主持人。现是浙江省朗诵协会会员、杭州市朗诵协会会员、杭州之声朗诵团团员。是多家文学平台的特约主播。有朗诵培训工作室。愿用我的声音传递美好!
(微信zhulihui075920)

特别声明:本平台作品均来源作者投稿,所有被采纳的投稿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如有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