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杨时拜师露文才》
浙江☆赵锡洪
主编☆刘茂元
据史料记载,北宋未年著名学者杨时,自幼聪慧过人,过目不忘,日诵千字文,倒背如流。他七岁能诗,八岁能赋,有神童之称。
杨时父亲杨埴,12岁时曾带他去杨希旦那里,拜他为师。杨希旦听说他的文字功底十分扎实,想当面考考。于是,对小杨时说:
“青山不老花含笑”
杨时略一思索对道:
“绿水无情浪唱歌。”
杨希旦笑了笑,又出一上联:
金溪映日,抱城九曲波吹细
杨时远望山头,眉头一皱对道
古寺含云、凭槛千峰籁泛轻
杨先生对小杨时人小志大,且文学功底深蕴,有抱负,他有点佩服了。为此出了有难度一上联:
明台寺寺落明台,休言寺小,
寸土立寺来香客。
联语中运用嵌名,顶针、复字、析字等多种手法,自然流畅,语浅意深,难度较大。杨埴听后,也为儿子捏了一把汗。谁知,小杨时反映及快,他很快想到随父亲游览玉华洞一线天的情景,便展开丰富想象,脱口吟道:
一线天天成一线,不论天高,
二人擎天如雄鹰。
对句运用了出句相同的手法,气势雄浑,独臻妙境。几个回合下来,杨希旦极为信服,当即愿意收小杨时为弟子,表示全力栽培。
功夫不负有心人。宋熙宁九年,即1076年,杨时高中了进士第三名榜眼。宋徽宗时,杨时召为秘书郎,后改任右谏议大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这真是:
杨时拜师露文才,老师收徒名扬外
小小年纪小个头,大大文才大胸怀
自古英雄出少年,今日领教果厉害
若无少年肚里才,岂有榜眼高中来
作于2020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