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剗却君山 我们这一代s
邓育秦:谁知盘中餐
邓育秦,1950年1月1日生,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乡东埝底村人。闫景中学68届毕业生,农村信用社退休职工。曾在教育和广电部门就职。热爱生活,爱好文学。近年来有诗歌、散文、探讨社会热点问题的文章刊发于《故乡万荣》、《中山文苑》及《我们这一代s》等新媒体网刊。
一
小时候,
你是泥土中一颗饱满的种子,
沐浴着春天的细雨,
拥抱着夏季的热浪,
承受着秋日的寒霜,
吸吮着冬月的冰雪。
在广袤的原野里,
低下了沉甸甸的头颅,
抗干旱,排倒伏,
用生命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你是阳光的魂,
雨露的神,
大地的精髓。
长大后,
你是盘中的大餐,
腹内的佳肴。
承载着生命的律动,
诉说着未来的希望。
战乱中,
你把无家可归的游子集结;
饥荒中,
你把沿街乞讨的灾民救助。
在颗粒无收的年景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壮汉常因一饭折腰。
在五谷丰登的岁月中
千家万户粮满仓,
男女老少笑开颜。

二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变迁,
当吃饭问题,
不再是生活之大事,
于是,
一些食堂饭厅
铺张浪费司空见惯,
所有酒店餐馆,
暴殄天物屡见不鲜。
大型宴会
更是奢靡无度的重灾区
有多少恶毒的手,
将香喷喷的饭菜倒进垃圾箱,
他们哪里知道,
讲排场、要面子的背后
是在耗费社会资源
是在犯罪。
三
忘不了长征路上
吃草根煮皮带的无奈;
忘不了朝鲜战场
一把炒面一把雪的苦难;
忘不了孩提时代
红薯半年粮的窘状;
忘不了三年困难时期
吃糠咽菜的辛酸。
古人云: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粮食来之不易,
没有理由去浪费;
五谷血汗换得,
没有理由不节俭。
中国人口众多,
无粮难度荒年;
华夏地域广博,
缺粮威胁平安。
四
历史是一本教科书,
也是最好的清醒剂。
开国领袖毛泽东,
从不浪费一粒米,
饭菜剩下时总是叮嘱:
“给我留着,下顿热热吃。”
饿过肚子的习近平,
多次强调爱惜粮食,
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率先垂范,亲力亲为。
经历过三年困难的袁隆平,
把生命都献给了粮食,
年逾九旬还在拼搏,
为的是让每一个人都有饭吃。
粮食是我们的命根子,
一粥一饭当珍惜;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
每时每刻要牢记。
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成为全社会共识。
一顿省一口,
一年省一斗。
一天省一两,
十年粮满仓。
为了无悔的夙愿,
请接受我的呼唤:
人人养成好习惯,
为全民节粮做贡献
2020年09月13日于万荣
责任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