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诗话
中华诗歌的继承与发展
中华诗歌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没有文字之前的口语诗歌:举重劝力之歌,丰收舞蹈之歌,狩猎之歌,婚庆喜悦之歌……等等。
由最初的一言,两言(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三言,四言(诗经),六言(楚辞),发展到五言(汉乐府民歌),七言,杂言(这里主要指词)的完美形式。以及,新诗,现代诗,都是历史继承发展的产物。
每一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诗歌特点。远古诗歌,先秦诗歌,两汉两晋南北朝诗歌,唐朝诗歌,宋诗宋词,元诗元词元曲,清诗清词清曲,中华民国诗词曲新诗,中华人民共和国诗词曲新诗,现代诗。
微信的普及造就了我们二十一世纪诗歌的大潮,前无古人,后有来者。我们应当为诗歌的滚滚大潮而自豪,历史的大浪淘沙,必然会留下我们的金子。
诗人们以无比的热情,崭新的诗歌精神,创作的诗作数量空前绝后。我们共同写下了,我们独特的浓重的一笔。
让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歌,既继承古典诗歌传统又有所创新出时代特色。既与人类精神同进步,又与个思想感情,又与时代特点的生活实践相结合。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提炼诗意,用恰当准确的字词,诗句表达和抒发我们的,思想感情。
既要抒发个人的思想感情,还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观念,提升自己的灵魂高地。达到理性精神高地和感情充沛高地的完美结合。
要从个人,个性的心灵世界出发,表达出人类的大爱、正义、梦想、憧憬。书写真善美,歌颂真善美。诗人要来自现实,超脱现实从生活的表面现象,表达出顺应自然,理解自然,超脱世俗大爱无疆的精神和对一切美的极力追求。既写风花雪月之美,写人美,物美,事美,更要挖掘普通人的人性美,人情美。
让诗情,诗情思飞越个人情感天地,去除个人化的低俗,向天地,宇宙,人类的深邃,高雅飞翔。让诗情诗思,进入人类意识和自己思想意识的更深、更广、更高的境界。把我们的情思,诗思的个性的这一个,融入全民的,共性的,普遍的全部。这样才能打动读者,才能回归大众的喜爱。


作者简介

王秀峰,字:佛子。金榜头条认证主编。大学中文系毕业,高级教师。坚持写诗四十多年,出版诗集一部。有诗作一万多首,诗的题材、体裁多样、数量庞大。继承古典优良传统、富于开拓创新。
著有《诗话》四十多万字,已经在梦之旅百家杂文文学网站发表。著有《中华诗歌简史》十三章,共计十多万字。
把《诗经》的三分之一优秀诗作进行了七言今译、把《楚辞》进行了七言,杂言今译。对大量外国优秀诗歌进行了七言翻译。有五千多首诗发表在报刊,微刊,保存在自己的朋友圈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