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提时代系列散文十九】
上学堂
作者/翟战功 主播/蝴蝶兰

“小呀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懒哟,没有学问那无颜见爹娘。啷里格啷里格隆咚锵,没有学问那无颜见爹娘,只怕先生骂我懒哟,没有学问那无颜见爹娘!”一首发行于1996年,由宋扬填词谱曲,卓依婷演唱的欢快旋律的《读书郎》歌曲,我特别的爱听。它不但唱出了我们的心声,而且勾起了我对上学时一件件往事的回忆。
因为我们在农村,在那个年代,就根本没有办过幼儿园,所以也就没有进过幼儿园。一开始上学,直接上的就是一年级。记忆最深的就是老师要求的“身坐直,手放下,向前看,不说话”了,开始学的课文就是“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总路线万岁!大跃进万岁!人民公社万岁!”、“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和“为人民服务”什么的。启蒙时的汉语拼音都是夹杂在课文中一起学的,根本不像现在开始先学“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两扇小门m、m、m。像根拐杖f、f、f。”等26个拼音字母。开始学的歌曲就是《东方红》、《我爱北京天安门》、《大海航行靠舵手》、《高楼万丈平地起》了,广播体操就是喊着“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口号散开后做的第四套广播体操。

小学时,我的学校在村里官院下面的东头沟里,只比沟底高出二三尺的距离,因为家庭条件差,我可知道学习了。一次下课后,我在沟底的石头上打核桃吃,比我大一些的翟小平在院里写过作文之后,顺手把屁股下坐的石头搬起扔到了沟底,正好打在了我的左眉骨上,顿时血流如注,也昏了过去,待到老师把我抱到官院的卫生所包扎之后苏醒过来,假都没请,又投入了学习。至今,眉毛间还留有毁容后的疤痕。

初中时,学校在冯卓村顶与上吉交界的大田里建着。有一年我的双腿得上了疱疹,以至多处化脓,路都走着困难。我要么拄着拐杖冒着大汗一瘸一拐上学校,要么让同学王满囤用我父亲给我做的推柴禾的独轱辘木轮车给我推到学校,就这样坚持了一个多月,为了学习,硬是坚持没有请假休息过一天。
当然,为了学习也没少惹父亲、老师和同学生气和笑话。在小学时,从三姐夫那里借了一元钱买了一本书店师傅背到学校的《新华字典》,没有读过书的父亲因为我借花了一元钱,把我打的躺在炕上的被积夹缝中哭的直到睡着了。初中时,上学课本都是老师用蜡纸垫着钢板刻写油印的。班主任老师刘月贤刻印了一篇《揭开画皮看本质》的文章让星期六下午背下之后放星期,甭说我平常语文学得好,看过的东西写作的时候能变成个人的用得上,但长一点的课文就没有背下来过。星期六没背下来,她让我星期日继续到校背,眼看天都黑了,我还是背不下来,她气得让我把大概意思说说回家了。就是那篇文章,使我学会了用“首先、其次、再其次”的序词来。还有一次,也是礼拜六,我学的一元一次方程“3x=12,x等于多少?”因为年龄小,思维不成熟,就懂不下3乘于及等于12,x就相当于一个括号,几就是括号里面要填的数字,把辅导我的副班长王天兰气得又想哭,看得又想笑。到了最后我虽然按她给的答案写了,可心里还是没懂下,至今想来自己都觉得自己的无知可笑。
尽管读书时就像《读书郎》歌里唱的“小呀嘛小儿郎,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不是为做官,也不是为面子光,只为读书求学问呀,不受人欺负呀,不做牛和羊......”一样,自己虽然努力了,但还是没有考上高中和大学,唯一庆幸的就是还有点真才实学,在社会上也能够独当一面,靠自己打出了一片天地,做出了一点点的贡献!

作者简介:翟战功,又名翟祥宇,山西运城人,一生酷爱写作,供职于平陆县交通运输局。多年来,在多家媒体上发表消息、通讯、诗歌、散文等文字千余件,撰写过多部电视专题片脚本,现为运城市作协和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作协会员,是台湾爱国媒体《台湾好报》、《两岸好报》聘请的大陆记者。

主播简介:蝴蝶兰,实名马景艳。中学高级英语教师,三晋名师。性格开朗,热爱生活。业余时间喜欢陶醉文字,酷爱诵读。现任人民朗诵管理老师;卓然联盟朗诵协会副秘书长;联盟盐湖朗诵协会副团长。希望在声音的世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用真情传播正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