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家的前花园
缪荣株
冬日的下午,太阳渐渐地落在姜堰前进桥的长廊楼阁上。下午4点钟后,随着太阳西坠,圆球一样愈发鲜红,清晰起来。一丝云彩遮住太阳,云彩变得更加美丽。太阳光渐渐地减弱,然后变成了落日熔金,从远处的老通扬运河树稍上渐渐坠下,直到看不见。
与此同时,东边一轮圆月升起来,明晃晃地匍匐在中天清华园楼群十几楼上不动,远远地灯火渐渐亮了,世界又变得通明,灿烂一片。这就是我在我家前花园看到的景色。
出家门沿招商街过白龙桥走5分钟吧,就到了我家的前花园——姜堰滨河花园。不外出的日子里,无论春夏秋冬,哪怕下着雨打着伞,我几乎每天早晨都要到前花园锻炼、散步。

我家前花园很大,从人民桥到老通扬运河桥有1500米。一条西汉王刘濞在公元前179年开凿的,至今流淌了2000多年的母亲河——老通扬河静静地从前花园里流过。她东连东海,西接泰州引江河直通长江。她催生了姜堰城。
我傍着河边散步,不由地想起134年前,徽州那个14岁的小学徒胡沇源就是走出徽杭古道,沿着这条河到东台茶叶店学生意,然后历经四代人开创了茶庄的基业,靠着这条河从徽州运来茶叶。他和子孙们先后在姜堰、泰兴、靖江、泰州、上海办起了7个茶庄,并育出了一代伟人。
西边老通扬运河桥南那高高的建工局大楼是胡家人工作的地方,让人想起她哥……

横跨河上的廊桥和云南丽江的廊桥一模一样;河边的月牙桥又分明是颐和园十七孔桥的缩影;河南边鳞次栉比的高楼再现了上海陆家嘴摩天大夏;那一组亭台楼角,莫不是红楼梦里的大观园?我在家门口,尽赏天下景。在这样的景致中,我也成为画中人。
春天河边的篓蒿让人吟诵起“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夏天,因为老通扬河是交通河,没有出水芙蓉,但河岸上的35盏倒影在水里的莲蓬灯如盛开的荷花,夜色下煞是好看,分外迷人。月下在河边漫步,清风徐来,水波荡漾,吹去了周身的暑气,直觉得天凉好个秋!
河那边,是谁家姑娘吹起江南丝竹《姑苏行》,音色柔美,婉转动听,韵味深长。这样的境界让人久久沉浸在美景中,流连忘返。
老通扬运河水经过白龙桥流过招商街河下,桥南边有一长亭。从老通扬运河里吹来的河风沿着招商街河直吹,坐在长亭上纳凉犹如到了北戴河,好风徐来。虽是盛夏酷暑,却似秋风送爽。我在长亭上散步、看报、拉家常、听收音机,不忍离开。
八月中秋,沿着古运河边散步,桂花树的香气伴您随行,走一路香一路。笑笑茶楼东边成林的桂花树幽幽的香气四溢,沁人肺腑,那香气一阵阵的,长久悬浮在鼻尖。我徜徉其间,尽情呼吸。每逢国庆节后一夜秋风雨,树下满地黄金堆积。河边那飘逸的芦花让人想起孙犁的《芦花淀》,想起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
那是初冬的一个早晨,浓浓的晨雾下能见度很低,对面十几米看不见人,被晨雾裹着的我犹如腾空飞天,又像沐浴在牛奶河里。太阳渐渐地出来了,薄薄的雾笼罩在河面上,倒映在河沿的树像漓江边的奇峰,排排高楼成了水晶宫,那横跨河上的廊桥此时让人情不自禁地吟诵杜牧的《阿房宫赋》……
已是11月底,早晨依旧是鸟雀齐鸣。即便时令过了大寒,也许是地球变暖的缘故,河边的杨柳依旧泛着绿色,在寒风中婆娑。在纷纷扬扬的大雪到来之前,腊梅早已开放,给游人送来幽幽清香。1500米长的河两边,一年四季,尽是红花绿草。
正像成龙——歌曲《国家》中唱的那样:“国是我的国,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家是小的国,国是小的家。国与家联手,建设我国家。”花园是国家的,全民的,也是我的。我爱我家的前花园,在这个世界上,我是最富有的人。我拥有阳光、空气、水、月亮和星星,我拥有春夏秋冬……
其实在祖国每个城市,每个乡村,每个中国人都同样富有,都有他们的东西南北前后左右的花园。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中国梦、小康工程的实现,这样的花园会更多更好。
朋友,请到我家前花园来玩吧!

缪荣株简介
缪荣株,男,1944年1月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人,1968年12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泰州晚报》专栏作家、姜堰区作协副主席。主编《泰县金融志》《姜堰名人》,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出版社出版。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报告文学》《中华散文》《雨花》《福建文学》《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等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文学作品700多篇,多篇获全国、省市奖,30多篇作品被《散文选刊》《今日文摘》《小说精品》《小小说选刊》《微型小说选刊》《民间故事选刊》,百度百科丶网络作文教材等入选。出版小说集、散文集5本。2020年第四期《今古传奇》,2020年6月中国作家网发表长篇小说《银行风云》。此外,60万字纪实文学《胡锦涛和姜堰》,主要叙述高祖胡沇源13岁 在清·道光年间(1833)到苏北东台茶叶店学徒,一直写到胡锦涛中学毕业,其间126年的家族史。纪实文学从2018年1月27日每周六在加拿大多伦多《大中报》读书栏目发表,至2020年7月11日已发12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