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小舒《信德王传》

第一章 北上
苦难,是让人放弃对旧的制度认识,用时间来积累,最终产生“澄洗虚滥”,磨炼出一条对新的制度热想。萧舒生活时代,当时正是经济、文化、社会等进行改良革新的时期。后魏怀帝萧隆演即位后,遇到的头等大事,便是国力改革。北赵主司马旻利用后魏正在实行改革,人心不稳,联合北燕发兵南下乐阳、晋阳,妄图一举灭亡后魏。乐阳太守许询派武猛参军谢安率领两千人马迎击北齐军队,自己率领主力在后面扎营。北赵都督王蒙设下埋伏,自己佯败诱敌。结果谢安中伏被杀,士卒折损了上千。许询退回乐阳,凭城固守。怀帝得到奏报,打算亲自去出征。但是大臣们都认为朝廷正在改革,国内人心还未稳定,皇帝不宜亲征,应该派下面的将帅去抵御。但是怀帝有自己的看法。
“北赵主趁我朝改革,轻视我国国力,我不能不亲自出征。”
萧隆演以高祖为表,宰相毕轨不以为然,两人在殿中产生争执,毕轨认为:皇帝亲征,就得有儿子在守护都城,留守都城的叫作‘监国’,这些都是传统。而怀帝,自即位以来,至今无子。
殿中两人争执不下,有一个人影,这时浮现在毕轨的脑海。信德王,也就是萧舒,是惠帝的第二子,怀帝的亲弟弟,怀帝二十二年,封颍川郡给第二子。
“让信德王去。”
怀帝认为可行,同意毕轨建议,于是在第三天傍晚时分,萧舒领虎豹营军从汴都西门出发。在出发之时,乐阳城外北赵都督王蒙,不知道后魏怀帝萧政胆敢派自己的亲弟弟萧舒出征。
乐阳。
城外赵军阵。
北赵都督王蒙。
副将
北赵虎臣郝经。
眼前这座乐阳城城池坚固,赵军一连数天都强攻不下。阵前,王蒙坐马背上对乐阳城城池看后考虑,觉得一时难以攻取。“北燕大将杜阳带领骑兵万余及步兵五六万人,号称十万,到达晋阳。联合南下,我军除留少量军队围困乐阳外,三万军与北燕会合晋阳,大军可长驱南下建州。”王蒙对左右骑在马上的部将说。
“就越过不攻,南下建州,直取中牟。”郝经明白道。
“嗯。”王蒙点了点了头。
这招在军事史上称为“围而不打”,实则“示之以动”。王蒙,留以少部兵力去用以佯困来迷惑乐阳城魏军,实则大队兵力暗度陈仓去晋阳,与在那里北燕军会合。
但,
凡是障眼法,都有美中不到之处。清晨,在城上一个魏兵瞭望赵营时发现,营中军帐不少,用作行军煮食的锅却明显的数量少了,魏兵连忙把这件发现,去告诉在身后不远的将军。
将军得知了这情况,又去禀报乐阳太守。
“驾。”灰衣送信人后背背着信桶,骑马十万火急的出了乐阳城西门,马一路向西南,灰衣送信人快马加鞭地往建州而去。乐阳距建州八十里地,对于飞骑来说,只是个半天路程。
建州府。
中堂间议事。
建州太守孟观于上首跽坐居中,这会与跽坐下首两排的郡府属官们,正商量事情。
“关于要运送箭镞万支和粮食三千石到乐阳的事。簿籍,账本上库粮有多少?”
郡府属官依两排位列分次跽坐,左排跽坐属官依次为:主簿,门下仪从事,簿籍,府门亭长等;右排跽坐属官依次为:武猛参军,尉掾史,帐下督,门下督等。
簿籍盛宪,主财务账簿及名册和记事等事。
“三千四百石。”对太守孟观的所问,他答。
“三千四百石?”
“是。”建州城户三千二百三十五户,但到了太熙年间,猛增户至四千五百二十七,而乐阳,到了太熙年间,户增至四千三百八十三。如按建州城内每一户日食粮4斤计,三千四百石粮,不够城内食一月。“但,城内也需要粮食,只能支出一千石。”盛宪继续回。
城内也需要粮食。孟观静静地思考。
支出粮食一千石?孟观觉得簿籍盛宪安排的很对,不能不顾及百姓,眼下正是进行改革,国内很多郡县民众对改革都有不满情绪,特别是“赋籍法”实施,不公平的程度,已达到了百姓所能承受的极限,民怨沸腾,群情激愤,已经严重影响了各郡县社会秩序的稳定。贫富两极分化十化明显,官僚、豪强巧取豪夺,大肆兼并土地,手中掌握大量的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却隐田隐丁,逃避税赋;百姓手中的土地被蚕食殆尽,却要承担着繁重的苛捐杂税。而,有些郡县登记的赋籍征税底册上,土地分配数据已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
帐下督,主兵器用度。
“箭镞五万支,武库里可以凑足。”他说。
尉掾史刘荣,记起一件事儿,这时面露出思考。
“高祖年间罢平县,置长平县,丹水在原平县东北三十里,源出平县西北仙公山,流经建州城外合白水,下流入于沁河。”
“嗯,那一带是田地肥沃。”太守孟观对刘荣的建议回。
丹水乡在原平县东北三十里,如用木车去运粮,路程太远,丹水乡距建州城一百多里。两排跽坐的属官相互讨论用多少只船,用多大的船走合白水,这时,乐阳的送信人到了。
“大人。”
“十万火急。”他站厅门外拱举着信桶,诸属官脸朝厅门外的送信人看了一下。孟观阅后信面色泛起凝重,建州,为河朔咽喉、两淮腹眼,由于其险要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一直长期备受重视,且地接壤成皋郡,是西南部南下东部的门户,距魏朝汴都七百里。
“不好消息。”他喃喃地说。
诸属官不太理解太守孟观说的意思,面面相觑,更不清楚信里写了什么?孟观把信中的情报向诸属官说了一遍,正因为清楚了情况,即将到来的战事,所以接下来都保持镇静。军事上部署要靠军事家,战略上部署要靠战略家,而兵争攻伐,就得要靠谋士,一场战争中的测谋,最体现谋士在现实中作用。战争是以决胜为最终目标,因此而展开种种“智”与“谋”的较量。
固祁,是门下仪从事,门下仪从事,主谋议。
“敌兵合兵晋阳,会气势汹汹。”他思考着说。
“是啊,”刘荣贾渭看了固祁的话,比较赞同地回,“我听说来犯之敌赵军主将为北赵都督王蒙,马步军都指挥使,擅长重骑兵冲锋,曾在内丘一战中旗开得胜,使东胡军败北。”
“东胡?”
东胡,指北方夏国的胡人,韩克雍建立夏国、北燕建立者均为东胡人。固祁是这一时期后魏建州郡的谋士,本为鱼贩子,后魏宰相毕轨改革过程中存在不少一些弊端和不足,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在改革的指导思想上,偏重于谋求开辟财源,获取尽可能多的朝廷财政税收,如“均输法”利用朝廷行政权力强制进行收购、运销,以此手段来积累朝廷财富,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变法导致官富民贫,而这于毕轨改革的初衷“去重敛、宽农民、国用可足、民财不匮”是大相径庭的,而且改革实行也过于急进。改革在当时也引起了扰民、损民的后果,百姓都叫苦不迭,连卖柴、货郎、贩果、蔬菜、鱼之类的小买卖,不交市利钱都不许经营,税官向商贩索要市利钱,税额比本钱还多,乃至有的商人以死相争。甚至在怀帝三年,一些小县发生百姓与小贩集体包围官府,在府前闹事的事。但,毕轨明知道改革“缓而图之,则为大利;急而成之,则为大害”,却在改革中只认定一个目标,忽略了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必然会连带产生一系列问题。在短短数年间将十几项改革全面铺开,于是改革反而陷入了欲速则不达的困境。固祁因不满,于是趁夜一把火烧了税官的房子,逾城逃走,躲到了建州郡。
夜晚,建州郡城楼上增加了火把和兵士的数量,为防止敌军夜袭,以防有晋阳间谍混在城内,门下督何桢分派兵卫在各街各道巡逻。一支巡逻小队经过有守卫和府门亭长把门的建州府,“情报与信,已在送往汴都的路上,估计二天就要到了。”府中,太守孟观与固祁面对面跽坐,关于向朝廷奏报赵燕两国合兵在晋阳准备南下建州的事和他的信,孟观对固祁告知。
“听说对赵、燕两国来犯,陛下很恼火,想效当年高祖的样子去亲征,但却遭到了朝中很多人反对?”固祁思考着这样问。
“嗯,国不可一日无君。”孟观说。
看了太守孟观的话固祁对此十分理解。
后魏高祖萧道建灭前晋,后魏建国,定都大梁(汴都),多次平定前晋藩镇叛乱,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减轻和免除了许多徭役,同时整顿军纪和管理机构内部的腐败。萧道建建国不久抵御北赵进攻。他亲临战场,击败北汉军队,并乘胜追击,兵峰直指北赵都城龙都。三次南伐南齐,迫使南齐取消皇帝之号,称江南国主,几乎将所有长江以北地区割给后魏。高祖十七年再次北伐燕国,军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攻到幽州。不久萧道建驾崩,其幼子萧昪登基,后魏历经三朝,萧隆演登基,即魏怀帝。
萧隆演在位期间,勤于政事,支持宰相毕轨变更旧法,但关于亲征,大臣们都认为朝廷正在改革,国内人心还未稳定,且后宫婉皇后无子,这就让大臣们内心泛起了担心。
天亮了。
主簿刘知达,一身白色右衽魏服,头戴笼冠来到建州府的门口,他身子停住转头地目朝向东看了一下,再回头抬脚进入去府门,他顺走廊一直走,往建州府内宅。魏服,这一时期的后魏服饰主要以自然洒脱、清秀空疏为特点。是这个时期的主要首服。这个时期的后魏男子服装主要是袖口宽大、不收衣祛约束的衫,基本特点:交领、右衽、系带。基本基本形制:衣裳、深衣、袍衫、襦裙、襦袴。男子用巾帛包头,较为流行的是一种在小冠上加笼巾的“笼冠”。后魏女子的发饰也颇具特点,主要是假髻的风行。后魏时期妇女服装承袭前晋的遗俗,在传统基础上有所改进,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分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潇洒的效果。
面对气势汹汹的在晋阳赵、燕两国之敌,建州城需要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在城外建立了保证军需供给的府库于上泽村。
正厢房。
中堂间
太守。
孟观。
运粮官。
典韦。
“典韦,库府设于上泽村怎样?”孟观头戴笼冠低头跽坐正厢房,眼睛一边注着地图上面上泽村与下泽村这两个村子,一边嘴里自语地说,跽坐在他下首的运粮官典韦没有去接话,但脸上却泛起了思考着表情。“粮草与辎重车,都皆存放在上泽村库府,下泽村易守难攻,增派将军夏牟率一支军队,守护下泽村,以防奇袭,这样即使赵、燕两国若派精兵绕过四义原奇袭粮草和辎重,库府也会安然无事。”孟观继续说。
刘知达快步地走了过来,典韦目注他在对面坐下。
“方才,回来的探子报,晋阳城外有动静,他们调来粮草辎重,正源源不断地从城外进入城内。”刘知达对孟观说。
“大概有多少?”典韦问。
“详细粮草辎重数不知,”刘知达点着头回,“最少有一百车,排成了长龙,探子在远处根本对数目计不清。北赵都督王蒙,越过乐阳城不攻,去与攻入晋阳的燕军合兵,黄涧寨这个地方距晋阳五十里,寨外左右狭涧幽深,南面大坑谷,深沟,俗谓之狼马涧,赵军途经时攻入了这个寨子。可见,粮草辎重都是从那里调运而来的。”
“嗯。”典韦望了一眼依在对着地图看的孟观,然后回过来脸。“黄涧寨我知道,是晋阳北门户,扼晋阳要冲。”他朝刘知达说。
“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低平。东临盂县,西连静乐县,在广武县境内。寨北系山系横亘东西,云中山系纵贯南北,因为并北屏障,号称云中十寨,第一大寨。”刘知达回,“可以说,广武县也应落到晋阳之军敌手了。”正当刘知达对典韦说话之时,府门守卫在府外接到萧舒让人捎来的口信,来人站着府门口,府门守卫立刻回府,去向中堂间禀报。
“大人,信德王领虎豹营军从汴都西门出发,现已进入玄谷。”
“玄谷?这位信德王领军前来,”刘知达说,“大人,我们要出西城门去迎接。”
玄谷,在郡北二十六里,山峰秀丽,若翠屏然。其谷内诸山赤色,日照如金,又金门山,相传神农尝五谷于此,山畔生黍,和律者采之以定黄钟,又翠屏谷,在郡北十里,为出玄谷之门。走马岭,产铁矿。在西王降村有郡铁冶。萧舒领虎豹营军本奉命去乐阳,途中遇往汴都去的建州信兵,方知北赵军留以少部兵力去用以佯困来迷惑在乐阳城的魏军,实则大队兵力暗度陈仓去晋阳,与在那里北燕军会合。所以改道去往建州。虎豹营军出了玄谷,经走马岭,不久就望到了前方远远的建州城,萧舒与身边数为虎豹营军将骑在马上,与此同时,孟观也领着不下于十位属官,于西城门口候等。
第三天。
中堂间议事。
“面对气势汹汹晋阳城内之敌,按太守部署,在城北十五里处上泽村建立保证军需供给的府库。”听了上首居中跽坐的萧舒问话后,对建州目前要做的准备工作,于右排中间塞曹掾史周坤旁边跽坐的典韦这样道。“从长平县调运的粮草和辎重,今晨已开始浩浩荡荡地运去。”
塞曹掾史周坤。
塞曹为郡属曹之一,掌要塞之事,晋魏时,在东北、西北边郡置塞曹掾史。
“我曹派将军夏牟,率一支千人军队驻守下泽村,以防奇袭。”塞曹掾史周坤道。
参战规模。
战役名称:四义原之战。
交战双方:后魏和北赵、北燕联军。
参战兵力:十三万人。
交战时间:后魏怀帝六年。
战役意义:魏怀帝时期,后魏由弱转强的开端。
四义原,地名,在建州郡北部,前秦、晋魏时期,历来是西北边郡抵御北方南犯的主战场,四义原南接建州,北连丹水,东邻义县,西接阳镇。地野开阔。
目前。
交战双方都在为这一四义原之战,激烈地建立后勤保障。“晋阳城赵、燕之军,还未有南下四义原的动静,主要是在城内修整。”“嗯。”左排首,太守对塞曹掾史周坤的话表示同意,他点头赞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