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吕文清
咱们的老祖宗很是聪明,且不说中国美食中的饺子、粽子和糖葫芦等等美食,单就月饼这一传统美味佳肴,就享誉古今中外,仔细想想,老祖宗是怎么想起来的?酥酥薄薄的外皮,内藏丰富多彩的食料,香甜可口。
月饼,是我喜爱的美食,至今,仍对童年的月饼情有独钟,令我难以忘怀。那时的月饼品种很少,记忆中印象深刻而普遍的只有什锦和五仁两种月饼,那个时代虽然品种少,但货真价实,质量可靠放心。不象现在品种繁多,眼花缭乱,月饼的食料五花八门一一肉、蛋、各种豆类制品以及青丝和各种果仁等等,上述这些主料在月饼里面依稀可见,少得可怜,更多的是沙面料,红丝绿丝微乎其微,五仁月饼哪里有五种仁?最明显的没有核桃仁,能见到的有点花生仁和能数起来的芝麻仁。
五六十年代的月饼只有在八月十五才能吃到,那时,兄弟姐妹至少有五六个,七八口人家很平常,买月饼最多也就几个,分到的月饼总是舍不得吃,拿在手中好一番欣赏,掰开月饼,鲜艳的红丝连着绿丝多多,花生仁、核桃仁、芝麻仁等五仁满满,送一块嘴里即刻酥化,香甜可口,那一刻,忘记了整个世界,醉美在月饼给予的幸福快乐之中……
仲秋节一项主要内容是供拜月神,晚饭后,备一桌各种水果、月饼及必不可少的毛豆,摆放在庭院里或阳台上。此时,仰望夜空,一轮皓月从东方冉冉升起,象一盏大红灯笼又圆又大地悬挂在夜空中,那棵长青不老的月松挺拔在月亮里,松树下的月兔正在吃着人间供奉的毛豆,那么津津有味儿。我仿佛看到:广寒宫里寂寞的嫦娥也高兴地舒展广袖,载歌载舞庆祝天上人间共同的节日。

作者简介:吕文清,老家普兰店区墨盘街道,大学本科毕业,普兰店区退休干部。爱好垂钓,喜欢阅读文学作品。
与微信平台同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