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
李曰明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快到了,今年中秋节是我一生中将要面临的第六十五个中秋节。
中秋节是令人向往的,赏月、品茗、饮酒、吃月饼是多么美好、惬意的事啊!“十五”前家家户户每人凭票供应月饼一块,那时的月饼可真香甜啊!尤其月饼里的青丝玫瑰、果仁,令我味蕾顿开,心情愉悦。十五之夜,大标月亮,举头望之,极目想寻觅月宫、桂树,当然更祈盼能看到嫦娥和玉兔了。
我名字中的“明”里有“月”,而我名字中间的“曰”字,音为“月”,或许是爱屋及乌的原因,我爱月,尤爱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八年前,营口电视台滨城报道的摄影记者为我拍摄了一部小专题片,名为“陋室有明月”,暗喻我名字之意。我对其片及名颇为赞赏,料想此君定读过刘禹锡的《陋室铭》。
我的南关老宅,确实是陋室,除了电视和洗衣机外,别无长物。柜里床下皆堆满了书。每每我伏案挥笔写不出东西时,就推门出去望月;有时月盈,有时月亏。望见月亮,我的心便敞亮多了,灵感也随之即来,回屋便一挥而就。
明月,我不想更多的赞颂你,古今中外,赞美你的诗文,浩如烟海,吾真不及也!我只想对你说:你给夜行者以光明,不使其迷途,由于你的吸引力,使大海潮汐潮涨潮落。
每当我悲观沮丧时,你明亮的清辉曾给予我希望,每当我在艰难困苦时,望见你的冰清玉洁,使我浑身充满了力量。
童年时,常听爷爷给我讲嫦娥奔月的传说,大了,又读了毛泽东的诗词,知晓了月宫里的吴刚捧酒、伐树,以及玉兔捣药的传说。
奶奶的谜语:“初一初二把它生,十五六正年青,打卦算命过不了三十岁,二十八、九归阴城”。那些古老的传说,那些老掉牙的谜语,代代相袭,曾在我幼小的心灵上烙上美好的印记,给我的想象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多想乘风遨游月宫……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这些诗篇曾引发我多少美好的遐想和想象啊,萌起了我的文学梦,有人喻你“玉盘”,有人称你“玉兔”,有道是:“金乌西坠,玉兔东升”。若干年后,我从儿子的天文望远镜上看到了月坑、月表地貌和那美丽浩瀚谜一般的辽阔天宇。
中秋节,在我国民间尤为重要,俗称三大节之一。乡下更颇为重视,赶大集、逛庙会、唱大戏……中秋节,是家家户户团圆之日,吃月饼、葡萄、饮酒、拍照、唱歌……
倏然间,五十多年过去了,当孙子的我,也成了爷了;望着皎洁的月亮,我也开始给我的孙女重蹈覆辙地讲述月宫、嫦娥、吴刚、玉兔的传说了……
作者简介:李曰明,盖州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盖州市文化馆退休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