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随笔《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心工程》
文/张兰洲
新农村建设与当前国家倡导的脱贫攻坚战、美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中国梦一脉相承。
回顾往昔,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历届国家领导人心中的重中之重。中国农民占中国人口比例中的四分之三,农业的现代化建设直接关系着国家粮食的丰收与供给。

中国人口多,底子薄。从解放前的农村大锅饭,到解放后的集体劳动挣工分,毛泽东同志曾经多次深入农村基层考察农民的吃饭穿衣。从一九二一年我党在浙江嘉兴南湖召开第一次党代会起,中国还处在白色恐怖、一片军阀混战时期,农村农民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当前最重要的问题是安身立命,温饱问题仍然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啊!

直到一九七八年,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国家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同志果断地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政策。从沿海地区先行先试,富裕强大后再带动内陆地区逐步达到共同富强。果不其然,沿海经济特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龙头作用逐渐脱颖而出。同时,改革开放的政策,也使整个中国经济步入了正确的轨道。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很经典又耐人寻味:“不管黑猫白猫,能够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无形之中,在改革开放的同时,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解放!邓小平同志还说:“唯有社会主义可以救中国!唯有改革开放可以发展中国!”这是经过长期摸索实践后得出的正确历史结论!所以,中国第二代领导人邓小平被冠以“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当之无愧!

中国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一路快车道!但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党员干部尤其是中高层领导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随之应运而生。一件件腐败案件如雨后春笋般飞速猛长,同时也摆上了中央领导和中央纪委办公厅的案桌上。
必须打击腐败,否则我的肌体必将被腐蚀,社会主义经济大厦面临即将倾倒的危机。有多少反腐勇士、正义英雄都为我党打击腐败现象作出过巨大的奉献和牺牲,堪称人民的公仆!拒腐防变、防腐倡廉的尖兵!

中国这艘东方巨轮在中国共产党人的掌舵下,一路披波斩浪,直闯经济大潮的巨浪险滩,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反腐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工业、农业、商业、新兴产业等等,都要发展繁荣昌盛。
农民种地不仅逐步取消交纳公粮,而且还可以依土地面积领到相应的补贴。这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也切实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这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开启了历史先河。另外,农村中小学生切实实行九年义务制,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可以领到部分养老金,农民大病住院医疗费可以报销百分之七十五,等等一系列惠农优农新政策!

中国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政府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把农民脱贫攻坚战摆上了议事日程,在脱贫攻坚战上,重点引导农民脱贫先脱智,从思想上先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是“两个确保”。“两不愁”就是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三保障”就是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两个确保”就是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摘帽。国务院决定,自2014年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
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是“八个一批”:①产业扶持脱贫一批。②生态补偿脱贫一批。③危房改造脱贫一批。④教育支持脱贫一批。⑤就业扶持脱贫一批。⑥异地搬迁脱贫一批。⑦健康扶贫脱贫一批。⑧兜底保障脱贫一批立卡。

精准扶贫的核心是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管理。精准扶贫的基础是贫困户建档
精准扶贫的“十六字”方针: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目标已经明确,方向已经定位,使命扛在肩上,责任牢记心中,只要全国农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如期脱贫摘帽的任务指日可待,定会如期圆满实现!
一个环境优美、村风和谐、睦邻友好、交通便利、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定会萦现眼前,落地生根!

张兰洲书于二0二0年九月三十日,天津。

作者简介:
张兰洲,笔名张思清、中共党员、自修大专文化(南开大学历史系),河南内黄人。一九九三年十二月参军入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武装干部学校(隶属北京军区),后调至唐山警备区司令部某科。
本人平时热爱写作,尤擅长散文、诗歌、小说等。曾自创长篇小说《我的自传》、诗歌集《津门勤工草诗汇》。曾向《中国诗歌网》投稿散文、诗歌达300多篇(首),现为《中国诗歌网》蓝V会员、民间草根诗人、北京文学传媒签约作家。有作品分别发表于《豫北文学》、《中国乡土作家》、《中州作家》、《九州作家》、《广东作家》、《上海文坛》、《北京文学传媒》、《网易》、《百度》、《华人头条》、《滨州头条》、《文都墨客》、《北极星文学》、《军地红色文学》、《中微诗刊》、《唯美文学殿堂》等等多家媒体和平台。二0二0年一月五日在《桂冠情*中国诗人新秀排行榜》全国大赛中荣获第八名,并获得水晶奖杯、奖牌、荣誉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