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谷子
文/胜花
十七岁以前经常去生产队劳动挣工分,以便给爹减轻点负担。尤其是十六岁那年辍学回家,整整在地里做了一年农活,终于让我们家由欠款户成为了分红户,那年分了五块钱,过年的简单费用终于有了着落。
现在想想,我们所种的几种庄稼“玉米,高粱,谷子,黍子”等。好像数谷子麻烦。比如锄的时候,黍子不用间苗,谷子就得间苗,蹲在地里半天也锄不前,把腿压得真麻。割的时候也费事,黍子抡一抱弯腰一割就行,谷子就非得把头攥齐才能割,为的是切谷穗时好切,黍子就不用切穗,摊开晒干用碌碡一碾压就行。割倒的谷子再扎好捆,完后把谷子运到晒场上还要码成垛,以便切谷穗时记工分。切谷穗更是苦活,为了多挣分,经常是往谷堆那儿一坐就不舍得起,身上一身谷末,再出点汗,满身的刺痒。这也好说,回家洗洗就好了。最严重的是把手指头肚磨的透亮亮的,一碰钻心的疼。我还记得有一年种的一种谷子叫茉莉谷,都是小穗,而且穗头多,特难切。不过这种谷子高产,而且米好吃。
切下谷穗后晒干,用碌碡碾压出谷粒,再用扇车扇净,把瘪谷和好谷分开,完好的谷子才算是弄好了。但还是不能吃,待谷子干透,还得上大碾,把糠皮和米分开来,完好的米才能吃。
看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只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还有割、切、打、碾等等。所以呀,爱惜粮食是我们的本分,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不过现在有了机器了可能比以前能省点事了,但还是要爱惜粮食,民以食为天嘛!

作者简介:胜花,女,原名朱秉珍。河北涿鹿县人,爱好文学。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会员。非凡中国艺术社团成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