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趣谈(二)】
文/洪涛
回想着梦中那些喝酒的情景怎么那么熟悉?低头一想,原来我亲历的人和事中类似的事例太多了。他们虽没有古代“酒仙”们的名气大,但在几十里地范围内也是小有名气的“酒仙”。只不过,李白等“酒仙”的名气是靠诗篇得来的,他们“酒仙”的名气则是靠命赌来的。
先看朋友单位的三位“酒仙”。第一位,在岗时身居行管要位,经常被有求之人邀请在酒店“莺歌燕舞”,在众星捧月般的恭敬之中,频频举杯,晕哉乎哉,飘飘欲仙,久而久之,身体不支病休在家。
农村妻子又奉若神灵,从早晨起一日三餐,炕桌上一直保持四个下酒小菜和白酒,天天如此,无酒不饭。一次因公探视他,只见面容清瘦疲倦,不久升“仙”,时年49岁。妻子顿感天塌地陷,但悔时晚也。第二位,也是经常被求之人,办事干脆利落,义气豪饮,病时输液拔下针头便直奔酒桌,终于血癌助他升“仙”,时年42岁,落得妻、儿跟了别人。第三位一般人员,虽很少被人主请,但是位陪喝的能手。
哪个科室有酒场他都及时赶到。有时同事故意不告诉他酒店的名称和房间号,只说:“老张,中午有个场,准时到啊。”他忙高兴地回答:“好来!”他确有这个特长,县城几十家饭店分散在角角落落,他骑自行车准能在大家开席前笑嘻嘻地进入房间,一阵寒暄,落座举杯。如此经久“修炼”,胃癌找上门来,于52岁进入“仙界”。儿子没有工作,老婆没有收入,只顾自己酒足饭饱驾鹤而去。
政界的人士是如此“修炼”,那商界的人士是如何“修炼”呢?我居住的邻居老郑是一位下岗职工,性格开朗精明,夫妻俩经营一间土产杂品门市。儿、女学业尚可,经营收入颇丰,心无牵挂,便以喝酒为乐。
他喝酒的要求是“高度”,低度酒已刺激不起他兴奋的神经,并坚持一天两喝。每月到烧酒坊买20斤50度以上桶装白酒。倒一杯深嗅一下,满口喷香,眯眼仰头,一副深深陶醉的样子。他经常炫耀自己喝的酒要按多少大水缸计算了,就在离退休还差一年的59岁,直接“修炼”到胃癌晚期水平,不久便荣升“仙界”。
另一位朋友也是下岗职工,人很实诚,和妻子经营一个棉被和拖把小加工厂,骑三轮车到处送货,起早恋晚很是辛苦。累了就自己喝一壶,解解乏,也是坚持一天两喝。
每次见到他,总眯着眼睛笑着说:“啃着个扒鸡儿,喝着个小酒儿,晕晕乎乎睡一觉,别提有多美了。”就在他感到很享受的时候,烈酒的“匕首”早已悄悄插入他的各个脏器,剥蚀着他的器官。一天忽觉胸部不适,经查也是胃癌晚期。术后,形体消瘦如柴,儿子买房、妻子交养老保险、老父的赡养都不允许他停下来,继续加工、送货,一年后也是离退休只差一年的59岁,终于瞪着留恋世间的双眼“升仙”而去。
城里人如此“修炼”,农村人的“修炼”更胜一筹。本村支书四十多岁,说说道道,场面中人。农村收集资提留的年代,乡里各部门领导频繁来村里检查指导工作,中午酒菜招待那是必须的。每到此时他都显得特别兴奋,不喝到走路扶墙,撒尿画圈,说话打弯的程度,好像没表达出对领导的衷心。
事后还总会对人们炫耀一番,说今天乡里哪位领导,还有谁谁谁来了,都喝好了,感到特有面子。几年功夫,就“修炼”到偏瘫水平。但坐在炕上,仍没动摇他喝酒的决心,乡里来人照喝不误,其座右铭是“宁可喝酒死,不能丢面子!”。他终于实现了他的座右铭,50岁离地“升仙”。
村干部喝招待酒,村民们则喝“享福”酒。改革开放初期,农民靠种棉花手里有了俩钱,有的就有了享福的想法。当时的享福概念就是能吃上饭店卖的包子、集上卖的点心、喝上供销社卖的瓶装酒。村中有一家老两口,认为赶上了好年代,辛苦一辈子了,要享享福,便每天晚上睡觉前两人围坐在被窝里,左手拿点心,右手拿酒瓶,一口点心一口酒。没多久就查出了糖尿病,几年后去世,由于他们“修炼”较晚,“升仙”时岁数较大,没有引起人们的过多关注。另一名是个村医,和我同龄,嗜酒如命,谁家有病人,到有酒场的人家准能找到他。
最后查出肝癌晚期,去世前与八十岁老父告别,二人抱头痛哭,生命停止到五十八岁。几年后,比他小十岁的弟弟又染上酒瘾,八十多岁的父母对他严加管束,步步紧跟不给他一点喝酒的机会。可是高人自由妙招。他把偷买来的酒埋在自己的责任田里,借去田里劳动的机会,从土里扒出来,照样开怀畅饮。不久也紧步二哥的后尘,“升仙”去了天国。步履蹒跚的父母每去责任田劳动,看到两堆黄土就扎心的疼。
惨痛的事实并没让酒民们止步。近期因族中白事回老家,发现只有四五百口人的村里竟有七个偏瘫患者,还都是男性。他们有的走路画圈,有的碎步挪动,像个电动机器人一样一步前移不了几寸。他们中有近七十岁的叔辈,大部分是五十八九岁的童年玩伴。看到他们呆痴的样子我心中感到一阵阵酸楚。
但等他们费好大劲坐到宴席桌旁,面部开始活泛起来,上桌的鱼肉照吃不误,大杯的白酒来者不拒。他们的口头禅是:“喝呀,那边没有卖酒的。”我看着他们吃喝喜欢,但更担心他们的身体。听外村来的亲戚讲,各村都有几个偏瘫患者甚至更多。
我们的周围为何出了这么多的“酒仙”和预备“酒仙”?宏观上看,我认为根本原因是经济利益关系调整的结果。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就是一个人生大舞台,台上演绎的人间万象看似五光十色,纷繁复杂,其实背后都是由一只无形的大手来导演的,这只手就是“利益”两字。利益分为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但最终还要归结到经济利益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利益关系的调整在极大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影响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卫生、文化、文艺等背后也都为经济这条线所牵引,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就是一个“利”字。“利”字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后,就出现了社会上无“利”不办事,有事酒桌上说的风气。因此喝酒的名堂花样翻新,喝酒的机会多了起来。什么送行酒、接风酒、谢师酒、升学酒、毕业酒、生日酒、满月酒、乔迁酒、婚宴酒、节日酒、公关酒等等。归纳起来就是权利酒、关系酒、人情酒、享福酒、毒瘾酒。权利酒、关系酒、人情酒无须解释,享福酒简单说就是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形成了大众化饭前喝两杯的习惯。毒瘾酒则是像吸食鸦片一样很难戒掉的一种喝酒习惯,它是前四种“酒”促成的一种“酒”,是喝酒的最高“境界”,也是荣升“酒仙”的最后一步。这五种“酒”的关系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因此造成了目前“酒仙”辈出的局面。
这种局面的出现已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水平和家庭关系的和谐,迟滞了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
怎样改变“酒仙”盛出的局面,还人民一个健康的体魄,还社会一个风清气正的环境?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作为饮酒队伍中的每一个成员,能做到自省自律,在当前豪饮的浊流中努力作一股清流,尤为必要。
酒友们,小酌怡情,豪饮伤身。努力吧,让我们做一个清爽的新“酒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