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梅山第一将陈五云(彭成)传略
文/高鼎山人
陈五云,约清康熙十七年(1678)至乾隆二十五年(1760)时期人(具体生殁时间待考)。谱名枝华,字五云,官名“彭成”,外号“千里马”。出身梅山武术世家,为怀远将军陈明隆第四子,原宝庆府新化县永宁三都朴塘村陈家园人(今巨口铺镇小水村小水院子)。清康雍乾朝高级将领,累功官至广东副总兵官,加总兵衔,诰授振威将军。
△陈家园《陈氏家谱》.乾隆《新化县志》载陈五云(彭成)将军
公自幼英武聪敏,胆略过人。未至十八,身材魁梧,勇力如天授。更得父亲真传,善于骑射,精通搏击,武艺高强,胸藏文韬武略,有怀治国平天下之志。
真所谓时势造英雄,具天时人和之利的陈五云(彭成),正好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青春年华,恰逢康熙中期,准噶尔经常兴风起浪,侵扰大清帝国的危局之时,倒给了他一个实现“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机会。因朝廷为维护国家疆土的完整统一,亟需精兵强将,来悍卫中华民族的生存空间与发展利益,以避免对民族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构成重大威胁,就必会出手给来犯之敌,予以沉重打击。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身为梅山武术精英之一的陈五云(彭成),怀着满腔报国之心,毅然从戎,应征由行伍提标中营,初为骑兵、探马。
△清代骑兵影视图
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正月,准噶尔汗国首领噶尔丹野心勃勃,乱舞兵锋,祸侵科尔沁。康熙帝特亲征噶尔丹,命岳升龙选铁骑精锐三百,督运征西大军中路粮草。因陈五云善于骑射,机敏过人,在军中表现十分出色,被选列其中,并擢什长。
是年三月,西路大军很快与中路、北路大军会师于昭莫多,击败了噶尔丹,取得清代著名的“昭莫多大捷”。战后嘉奖有功将士,岳升龙擢四川提督。陈五云(彭成)等督运粮草得力,亦有功之。且又经常不畏生死,长途奔驰,刺探敌情,送取情报。使清军各路军马之间,保持联络畅通。可如《孙子兵法》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随时根据战况变化,统一制定相对应之战略战术,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为“昭莫多”大捷,提供了许多战胜的有利前提条件。故而,陈五云(彭成)在军中赢得了“千里马”的美誉,则功加五等。
△清代骑兵图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四川打箭炉(今康定)一带的喋巴(土营官),纷纷反抗驻军垄断当地商易市场等举动,引起了四川提督岳升龙的高度警觉和不安。为防不测,增派陈五云(彭成)等五百官兵进驻化林营,加强了对炉河(打箭炉大渡河)要塞的防务,为及时了解和监控反叛者的动态,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康熙三十八年(1699),昌侧集烈发动了叛乱,出兵“侵占炉地,盘剥商旅”,杀害了朝廷册封的明正土司。自领五千余众,在大渡河右岸“立营十四”,隔河与清军陈五云(彭成)部对峙。
康熙三十九年(1700)十二月,康熙始知当初岳升龙在此增兵驻防,有先见之明,下诏命岳升龙、陈五云(彭成)等随提督唐希顺率师平叛反击。于是,清军兵马选择在一大雪纷飞的夜晚,迅速渡过大渡河,分兵三路进攻,经过五天激战,昌侧集烈被斩首,其五千余众亦悉数被歼。战后,陈五云(彭成)功加五等。原提督岳升龙十分赏识其谋勇兼备,胆识过人,拔补为四川建昌镇把总。
△清代骑兵影视图
康熙四十年正月(1701年2月),岳升龙、唐希顺指挥陈五云(彭成)等清军复打箭炉,喇嘛、番民俱降。寻抵木鸦,番目错王端柱等缴敕印,归附喇嘛、番民一万二千馀户。捷闻,诏嘉奖。而唐提督却寻疏陈善后事,并允行。未几,以病乞休,朝廷命其解任调理,复授岳升龙为四川提督。陈五云(彭成)因复征炉立功,又同为两位提督之部下,被双双上奏举荐之。皇上深为赞赏,特放陈五云(彭成)为湖广长沙协标中军都司,兼管守府事等。
康熙四十九年(1710),湖广总督温都.鄂海、湖广提督额伦特刚刚上任,镇筸边外便发生红苗作乱。于是,速令总兵张谷贞、长沙协标中军都司陈五云(彭成)等召苗目宣谕,毛都塘等五十二寨、盘塘等八十三寨,先后剃发归化,上嘉之。为提明考选军政,湖广总督温都.鄂海举陈五云(彭成)卓异,送部引见,康熙帝旨准卓异,钦赐蟒袍,加级一次,回营供职。
△清代蟒袍
康熙五十四年(1715),湖广总督额伦特,为保障勘湘西各州县边境荒壤开垦顺利。先保题,擢爱将陈五云(彭成)任镇竿镇前游击,防止红苗搅局,如叛乱,坚决以雷霆之势,铁腕手段平之。随即寻命与户部郎中斡珲泰履勘湖南诸州县荒壤,得四万六千馀顷。疏请听民开垦,六年后以下则起科。
康熙六十年(1721),累功补授山西潞泽营参总府,考选军政卓异纪录一次,加三级。
雍正二年(1724),雍正帝钦授陈五云(彭成)为广东三江口副将。
雍正三年(1725)正月,任广东三江口兼辖连阳等处副总兵官。
△清代将军戎马影视图
同年五至六月期间,广西贺县爆出大案, 因此地蕉木等山出产矿砂,向有矿徒偷挖事件发生,积弊已久。故两广总督孔毓珣、广西提督韩良辅,谕副总兵官彭成(陈五云)等人提前查缉搜捕,得知该地首矿徒系连山县之梁老二 ,本名聂维寛,严行连山文武。缉拏讵该犯逃匿广西,更名高奇,相串结贺县为首矿徒陈秀华,偷开索头岭锡山。富贺营守备胡起龙,带兵擒捕伤毙矿徒二十九名,生擒八名,余即逃散,兵丁亦被矿徒伤毙三人。
据探报,陈五云(彭成)派人严饬搜捕,并提到现犯亲讯,供出为首,系陈秀华、聂维寛二人。严檄缉拏於六月十五日,身为副总兵官的陈五云(彭成),亲自将聂维寛、陈秀华获解到案,复加细讯 。二犯自认不讳为首,供出同伙六十一人,查陆续拏获,并当场杀死之犯共四十八名,尚有未获之犯一十三名。首犯既获,将来矿徒,自当敛迹。亦将获犯押解广西按察司审招解,巡抚李绂覆审具 。
△陈五云(彭成)将军故里陈家园
善后,陈五云(彭成)向两广总督孔毓珣建言:“广西地方矿徒盗贼,不能消弭,应及早严防犯者坐大,致有损伤官兵之事,我等罪实难寛,惟有严行缉捕,不使漏网,以盖前愆。”孙总督听后,连连称赞:“彭成(陈五云)将军,深谋远虑,谋勇兼备。此次成功破案,当为首功,将尽快上报皇帝,给予嘉奖之。”
雍正三年(1725)九月,陈五云(彭成)因剿匪贼立功,皇帝钦赐二品顶戴花翎加总兵衔。后累功诰授从一品振威将军。
△清代总兵官画像
古人云:“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然为国效力,戎马一生的陈五云(彭成),虽非“凡马”,壮怀激烈。但此匹踏遍万里山河的“千里马”,终究还是在马蹄声中给催老了。直到奔驰至有心而力不足的年纪,才陈疏告老还乡。解甲后,清心安乐,教养儿孙。归田养性,半耕云月半耕经,参研佛学,为人排解纷难,法倣鲁连。惩强扶弱,种善布德,为世人所称。朝杖之年,伫看膝下,椒衍瓜绵,足慰平生,九九归一,终陈家园,长眠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此片青山绿水。
△陈五云(彭成)将军故里陈家园
纵观陈五云(彭成)将军的一生,是传奇而又平凡的。从一乡野之子,由行伍提标,不计个人安危,南征北战,御外平内,为维护疆土完整,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稳定社会繁荣,贡献巨大,功勋显赫。且德才兼备,为官清廉,两次举卓异。如同期名臣于成龙,举三次卓异,被康熙皇帝当面称赞“清能第一”。而陈五云将军,虽只少一次,同样深为清皇帝之嘉许,可见其“清能”亦非同一般。此为后世之楷模,值得永远敬仰传颂。
△陈家园《陈氏家谱》载陈五云之父怀远将军明隆公
将军育有四子一女,为吴氏、刘氏所出。元配王氏:诰封从一品夫人。二配杜氏。三配吴氏,生子二,失考。四配刘氏:生子二,女一。长子:卿相,次子爵侯落业衡州,孙辈后裔失考。(女:秀金,一适毛田刘国治,生子一,刘良上;二适周,后裔失考)。由此可见,将军晚年,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可谓大人有大福报,洪福齐天,拥有幸福美满之人生也。
△陈五云(彭成)将军故里小水陈家大院
注:1,本文主要参考引用文献~《清实录》.《雍正朱批谕旨》.《湖南省通志》.道光《宝庆府志》,乾隆.道光.同治版《新化县志》.《陈氏家谱》.《刘氏家谱》等资料。其中《陈氏家谱》相关资料,由陈明松教授帮助提供,在此特别鸣谢!
2,本文部分清代官兵插图,引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