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
第一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未,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译文:大学的道理,在于彰明人们的美德,在于使民众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的思想达到最高的理想境界。
知道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是至善,然后才能有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才能内心宁静,内心宁静,然后才能思想安稳,思想安稳,然后才能思虑周祥,思虑周祥,然后思想上才能有所收获。
万物都有根本和未梢,万事都有结局和发端,能够明白它们的先后次序,那么就能够接近这大学的原则了。
古时候,想要使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先要治理好他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国家的人,先要治理好他的家族;想要整治好自己家族的人,先要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想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想要端正自己思想的人,先要自己意念诚实;想要自己意念诚实的人,先要做到认识正确;而做到认知正确的方法就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才能做到认识正确;做到认识正确,然后才能意念诚实:意念诚实,然后才能思想端正;思想端正,然后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提高了自身的品德修养,然后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族;整治好家族,然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从天子到平民百姓,统统都要以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作为根本。
如果一个人的品德修养这个根本乱了,却想要做到家齐,国治,天下太平,这不对。这样做把应该重视的事轻视了,把应该轻视的事看重了,这样的情况是不会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