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 张涵自传(75)


张涵 自传【卷四】《独木之桥(75)》
[张涵 朗读版]
文/张涵(韵娘·吉妮)
75.两鸟在林一鸟在手,十字路口难定去留
半月之后,成绩出来,录取线350分,我366.5分。
一时间,航校“那个在全省初试中得了济南第一、成了全市状元的跳伞运动员最终真的考上了大学”的消息不胫而走,传遍整个省体委及其下属的省航校、军体校和体工大队。
冷嘲热讽销声匿迹,感叹赞美围绕身边。
但我很不高兴,因为我对自己很不满意。我觉得,虽然复试身体不适,但毕竟还多学了二十多天,总分至少不该低于初试,可现在,复试竟比初试少了好几十分!分数这么低,志愿怎么报呢?
我急切地翻看招办寄来的招生简章,以这分数,我大概只能填报省内的大学,而当时的山东,只有山东大学、山东工学院、山东师范学院、山东体育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和曲阜师范学院几所四年制省属高校,然后就是每个省内地区都有一所、学制两年的师范专科学校了。

没有经验,没有老师,没有信息,也无处打听。不知道录取分数线是根据录取人数从高往低数出来的,我自己揣摩的结论是:既然最低就是师专,所以350可以报师专,360就可以师范,370可以报山大。可别说师院,就连山大我都不想报。它虽是重点,却还在山东,与我“肯定不在山东上”的铿锵誓言相去甚远!
一连数日,我躲在宿舍很少出门;必须出门,我都要再想一遍,万一碰见李爱国被他问起“三啃一拿”怎么办。
要不真的再考一年?我犹豫。虽说还在复试的考场上我就想过再考一年,但那是基于身体不适致我今年分数不够的假设而不是现在这种考上了但分数不高的情况。
同事们都不懂高考,也就不懂什么志愿;往家写信吧,一去一回要好几天且家人对高考更是一无所知,哪里知道什么重不重点、一类二类、院系专业,等等等等。
正在犹豫,程科长要派人去体委取文件,我赶紧自告奋勇。这样,我就可以顺路去大众日报社斜对面那个什么济南市半导体研究所,去见见那位艾华,既履行了因为请教“大甲溪”而意外向他做出的互报成绩的承诺,也顺便听听他的意见。

他拿着得酷酷的架势,劲儿劲儿地从楼里出来。
得知我的复试分数,知道这次他超我不少,他的感觉明显良好,态度也特别随和友善。
“唉,我先问你,这次复试英语那道选择题,就是‘IT’S EASIER什么什么THAN DONE’那句,你选的什么?”
“我选的SAID。”我说。那道题我记得很清楚,因为复习中我从未见过类似的题目。
“你也这么选的?!”他捋一把乌黑浓密硬生生的短发,一脸兴奋,“这么说我选对了?!”
跟我一样是真想成才而不仅是为考上大学的他立刻就提出一个他认为非常值得研究的学术问题,“那好像是个省略句……”
“是个省略句。”我说,“IT’S EASIER SAID THAN DONE,还原成原句,全句应该是IT’S EASIER FOR SOMETHING TO BE SAID THAN FOR IT TO BE DONE。DONE是DO的被动语态,所以SAY也应该用被动语态。”

上次考试我问他地理,他毫不犹豫给出答案;现在考完他问我英语,我毫无保留给予解答,以回报他“大甲溪”之助。我们扯平了,公平合理,两不相欠,这感觉真好。
但是,显然,我对他的问题如此及时、清楚的解答,我对那道题如此深刻、透彻的把 握以及我对那个句子如此完整、准确甚至连口语都清楚、流畅和准确的、在他看来显然还应该有些骄傲自豪和显摆的还原,有点出乎他的意料,也有点让他自愧弗如,所以也让原本意气风发兴高采烈的他,自尊突然倍受打击,情绪陡然一落千丈。
山东男人多半这样,大男子主义。只能他比你好,不能你比他强。
“你准备报什么学校?”他问,换个话题。
“我想报山大,但我又不想在山东上,因为我曾经说过……”我的意思是,虽然山大要370分,但万一报它的人不多,而我果真被录取了呢?那我就要留在山东,对外食言,对己遗憾——无知的人就是无畏。

“什么,你366.5还想报山大?!”他有点吃惊,更有点揶揄,“我386都不敢报山大呢!”
“你386还不敢报山大?!山大分数这么高?!”我更吃惊,“那你呢,你准备报哪儿?”
“我准备报山师。”他若有所思又胸有成竹。
“你386才报山师?!”吃惊让我抬高了声音,“那我呢,能不能也报山师?”
“山师你可悬。你报三类比较靠谱。”
听得出,说完这句,他终于找回一点大男子主义者的尊严,脸上挂着他不屑掩饰也掩饰不住的得意。
“什么?三类?!你是说那些师专之类的?那我还不如再考一年呢!”

“再考一年?!”他眉头轻蹙,声音低沉,口气老道,语气强调,像个经验丰富的老者启发开导一个思维迟钝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那也得看是什么鸟!”自认不是普通一鸟,我嘴巴一撅,眉头一皱,试图争辩。
聊了半天,我的志愿不但没有选好,而且更加难填。我本来唯一犹豫和不满的,是山大没有出省,可是让他一说,我只能报师专。再考一年呢,复习备考的艰辛和花费不说,万一真的失手,不但前功尽弃,还会被人认为是自我膨胀、自取其辱,代价实在是大。正因如此,所以连聪明好学所以连“大甲溪”都学的那么扎实且复试分数高我很多的艾华都建议我“珍惜战果、退求保险”呢!
我这志愿该怎么报?!我到底该怎么报?!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用名,张立新,张焓。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自传作者张涵女士出售同名百集网剧、40集电视、单集电影剧本《独木之桥》,协助售出,两成致谢!行业淡季才是事业良机,资源共享方能合作共赢!欢迎联络,共赋新篇![握手][握手][愉快][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