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脱土墼
文/解海中
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向籽麻开花节节高,民间娱乐多种多样,打麻将便是民间娱乐常见的事。许多人并把打麻将说成是“搬土墼”是一种形象化的比喻。参赌者自说是比喻,其他人这样说,即是比喻也带讽刺、潮弄的意义包含着。因为麻将是一个立体长方形,形似土墼,是土墼的微形板。也有人把搬东西搬的多,或移来移去,说成是“搬土墼”的说法。土墼是河泥制作而成的,很重,大约有十五公斤重。搬来搬去,自然很吃力,是体力活会辛苦。
以前 常见的土墼,那都是80年代的事了,再向前推20年,也就是60年代之前,更是普通不过了。那些年代里,经济落后,生活条件差,用土墼替代砖头彻墙造房,彻墙时,下面底层墙基,必须是高、低度不等的砖头墙基,或是荒笩墙基,超出地平线,因地署异,因自身的经济条件去做。土墼易潮、易损。彻墙时,四面的土蟿墙只能彻到屋檐处。特别是东、西山墙的山尖,不能再用土墼彻墙了,分量太重易倒,不安全。
土墼的制作方法,通常是河泥和少许稳子加工而成的。河泥土质要好,有凝性,没有树木枝条、水草扎物、砖瓦石头之类的碎片,是人工性,用罱子从河床底面罱(捞)上来的河泥。二人配合时,一个撑篙稳住船体走向,一人用罱子罱河泥,一天可罱得(三吨水泥船)三船。
选一处河岸边,便于泥船好靠岸边。岸边上地平较为平整且宽敞,把船上河泥戽上岸。不着任何克意地做法,让河泥自然地浆水沉淀。若是好天气不下雨,三天后河泥的水份稀释了若干,以手感,沉淀的河泥像杆面条的面团再潮湿点为可用,也象油脂糕状。把稳子洒在河泥上,赤着双脚,在上面踩踏,意为绞绊,直至均匀。稳子是稻稳,是打稻谷时产生的稻谷叶子的碎片,而不是长长的稻草。也有麦稳子,就是小麦的碎麦须、碎麦叶,而不是长长的麦杆。大多用稻稳,因为用稻稳制作的土墼,凝固性好,不易断裂,还能略减土墼本体的物体重量。
制作土墼时,主要靠一件“土墼框”制作工具。它是纯木板框架,是上好的杉木板,不变形,木工制着,像口字一样的长方形,约宽24公分、高15公分、长36公分的框架结构。在泥滩附近平地上,通常是二人或三人(通常是自家人)配合。一人用戽锨或铁揪,把踩踏好的河泥放进框内,一人拿着土墼框,放在平地上,用木棒倒压框内的泥土,以免框内的泥土空洞而不实。若没有木棒,就以拳头倒泥土挤压,这样做,人自然会更加辛苦,也会易划伤手皮肤而出血。木棒倒压泥土几下后,用括子(一块小木板,长过框子的宽度)在框架上括平泥土,也括去了多余的泥土。若没有括子,只好用手括平。括平泥土后,双手错角握着框子棱边角,向上拔出框子,一个四角方方的长方形土墼丕子算是脱颖而出。为了工效,一人可用二只框轮翻操着。
要脱第二个之前,凭着拔框的感觉,拔框时是否拔框顺畅灵活,丕体是否光滑。若是不灵活或不光滑,就到场地旁事先准备好的水桶那里去,把框子放在水桶上,拿着泡在水捅里的稻草把,顺着框内的框体刷一圈,一来洗去框内粘上多余的泥土,以保持下一个土墼整形,二可带一点水潮湿,以保持滑动,下次拔框就灵活了,也光滑而不吃力的感觉。
脱制第二个、第三个……是循环劳着,可在左边往左边,可在右边往右边,但不要靠得太近,留有20公分的空隙。可向后继续操作,留有30公分或更大一点的空隙。留有空隙是便于以后翻晒,土墼有翻动的余地,也便于人在其间好走动。其本上看上去,场地上纵横排列成行,像是操场排队的情景,也好数着记个数。
脱土墼,一般选在秋季或冬季,没有瀑雨、雷阵雨,经不住雨水的淋湿,做好防雨事易,以免前功尽弃。翻动掀起的底面还很潮湿,也有可能粘上地面的泥土,就用小铲揪铲平,铲去粘上的泥土。修理四周边、角,用小铲揪拍打,夯实底面松动的部位,做到整形完好。
风吹太阳晒了若干天后,外表全部白色(泥土的本色)了,手摸感十分坚硬,且有泥土灰粘手的現象,表示土墼已全部晒透晒干了,即可收起堆积存放。堆放也要错位向上堆,留有空隙,以便通风,便于通风吹得再干固。
彻好土墼墙,墙外体再用稳子拌匀的河泥,以粉刷的方式涂上一遍,起防雨加固作用,保持墙体使用期长。室里也要同样做法,有条件,在室内墙体上,再刷一次石灰水,干后明亮又雅观,也是别具一格的温暖居室。但虫子多,等许多缺点。
说的容易,做就很难了,非常辛苦。农村一般的三间住房,还需要二到三倍才够用。现如今,家家住的是红砖青瓦房,或别墅、或楼房、或商品房,再也不需要脱土墼了。
2020年9月26日

作者简介
解海中,江苏兴化人,1957年9月生,76届刘六中学毕业,个体经营,爱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