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抛鞋子
许茂生
对于现今正常的成年城市居民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万事不求人的时代,只要你有手机,有钱,而钱完全可以不是纸质的现金,也可以是根本不属于自己的资材,而手机却要足够的时尚,至少其智能功能不能缺失。这样,一个人甚至一家人的衣食住行就可以分分钟搞定,更有甚者,还可以拿手机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包括工作,包括挣钱,包括……至于出门,出远门,一个导航足矣,想去哪里去哪里,想怎么去怎么去,这是二十年前或者十年前的人们无论如何想不到的。
要是放在旧时代,放在智能手机问世前的年月,不管你是官僚贵胄富商大贾还是贩夫走卒学子考生,旅途劳顿舟车颠簸是免不了的,逆旅惆怅行李繁杂更是不敢抛弃的累赘。相对于今天,旧时代人们的流动性很差,好出门不如赖在家嘛,但凡能够在家处理的事,三分奈何不出门,今天我们看来几乎算不得距离的三五十里地,也可能就要愁煞古人,倘或涉及到在外投宿,那就绝对是一个人活或者一家子的大事了。
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进程中,确实出现了客栈和旅店,但就今天的眼光看来,绝大部分旅店简直就是空房子,哪里能“拎包入住”,哪里有开水、洗澡水,哪里有被褥和暖气,便是衙门专门接待官员的寅宾馆和驿站,设施也堪称简陋。
还有一点我们也须明白,通常来说,客栈就是客栈,不连带“酒庄”,是不提供饮食服务的,除非客人刻意提出帮助的请求,也许人家可以协助代劳,但生火做饭这样的事还得自己亲自动手。影视作品中的那些风光的举子、那些游荡的侠客、那些赴任的官员、那些逐利的商贩都兴头而且轻松,其实哪里是那么回事,如果乘船还好,再不行就有车坐,最不济也得有个驴骡或者挑夫,要不,你要替换的衣物,夜晚要铺设的被褥,生活做饭的家伙,避雨取暖的器具,还有沉重的铜钱,足够一个成年男人招架了。倘或你只身赶考,还要携带什么笔墨纸砚等文房用具,那苦楚就无法描述了。
旅店寒怆倒还罢了,好歹有个栖身之所啊,然而州县城邑之外,哪有什么客栈,你害怕的野店没有,怕是途中连个人家也找不到,你哪里去住。所以古人说,要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免得错过了宿头,露宿原野。
旧时代的狼虫虎豹多,时不时还有迫于生计劫道的,野外当然不安全,所以,长行在外的人,难免要借宿,要在农家、猎户乃至寺庙盘桓,也因此演绎出许多离奇的故事来,而有多少旅人抛尸荒野,估计没人说得清。
因为途中需要克服和应对的烦难太多,一般来说,天涯孤旅不可取,最好有几个伴当,一路上可以互相照应,彼此帮衬,报团取暖,共同抵挡,最起码算是有了壮胆的和解闷的。
旧时代人口少,长途艰难,要到达千百里外的目的地绝非易事,只一个认路就可能难倒好些人,所以,出门在外得嘴勤、殷勤,要心甘情愿地“三辈小”。路途中,你不能得罪和冲撞甚至惹恼任何人,因为你不知道他们对你有什么用,有什么帮助,也不能断定他们会给你带来什么伤害,带来什么麻烦,地方官长缙绅和行会要巴结,车船店脚牙要顺承,便是对于乞丐也不能无视,不能小瞧。除开车船店脚牙个行当,旅人邂逅最多的是农夫、是樵夫,而接触更多的,怕就是乞丐了,前路遥遥,你能保证不依仗他们?
你筹划好了一天的行程,筹算好了吃住,问明了路道,打点好行李,离开下处登程上路,却难保你不会走岔路。道路分岔了,当然问人是最妥当的,一个不放心问两个、问三个,可是要是路口没人,附近没人,等了半天还是没人,咱可问谁去,这可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呀!
难道就不走了不成,难道返回去不成?当然可以,但要是天晚了还真不成,你回不去了呀!咋办?活人还能叫尿憋死,您知道,咱们的老祖宗那是相当的聪明、相当的智慧,没有什么是他们预料不到和解决不了的,危难时刻总能找到他们早已准备好的教导,既然在住宿上帮不上忙,在吃饭上不能给予护佑,那么,在这迷路的紧要关头,老天爷就应该一展身手了吧。
是的,办法是有的,可惜有些人不知道,可惜飞将军李广不知道,要不,他也不至于因此而失去性命;尤其可叹的是楚霸王项羽不知道,要不,他也不至于落得乌江自刎的下场。这些悲剧倘或不发生,中国的历史说不准就会改写,说不定全民富足的愿望早实现了。
又急了不是,想知道是什么良方了吧。我告诉你,操作程序简单:脱下一只鞋子或者靴子,瞄准岔路的当心,奋力掷去,只待看结果便是。看什么结果?看鞋尖的朝向啊,鞋尖朝哪边就往哪边去,简单而便于操作吧。
我跟您说,这是一种最为简易、最为质朴的占卜方法,大概其安个脑袋的就会,不用求人的。
有疑问了?我知道您的疑问,咱们一个一个解说。
首先,假如鞋子尖没有指向另外的两个或者三个岔道,倒是指向了别处,甚或指向了来路,那可如何抉择呢?对吧!这就要掰开了揉碎了详解了。假如鞋子尖确实指向了来路,那,很明确,没的说,打道回府原路返回吧;要是鞋尖的指向模糊而不正,就需察看其角度与那条路更近,在就走角度偏离小的那条;如果老天和神灵使促狭,鞋尖恰巧朝天,那可真只有天知道了,且天机不愿泄露,人就没辙了,您再想别的办法吧。
这里,还有几个要点要交代,免得您犯糊涂、做错事,误导了前程。
一是,倘或鞋子没有丢在岔路当间而是扔到了外边,就可以再来一次,这情形也包括被树梢挂住了或者被山石阻住了的情况;
二是,如果第一次预测的结果不满意,那也不能来第二回,要么执行已经生效的占卜,要么随便,千万不可亵渎神灵;
三是,假如你不留神把鞋子扔进了沟里、洞里、河流里,或者被野物给衔了去,且再也拿不到,对不起,您自便吧,我和神仙都没咒念了;
四是,要是求问道路的时刻适逢滂沱大雨或者北风怒号,是不是把鞋子掷出去,您自己考量吧,预测虽准,无奈外应不美,怕还要给你带来麻烦,神仙不敢主张。
你还有疑问,到底扔哪只鞋更好呢?我的答案是,其实一样,但鉴于国人有“男左女右”的传统,我建议您还是扔左脚上的吧,再不,呵呵,哪只鞋子更烂就扔哪只便了。
这里,我还要阐明的是,要是旅人中有女眷,您可要格外留神了,最好早做绸缪,不要弄到如此境地而临时抱佛脚的好;假如你就是女人,我劝你早早找个地方猫下吧,耐心地等个良人,或寄宿或问路,要安泰得多。
不过,我要批评你了,在中国古代,几乎没有女子独行长足的,甭听信什么侠女的传言,那是要害人的。现代人福气重,再也经见不着这样的事了,年轻女子也可以放心大胆地自驾野游甚至游遍中国,走遍世界,没什么可忧虑的。
你是地道的现代人,我估计啊,你应该只听说过“投石问路”,听到“投鞋问路”可能感觉新鲜,但我要自证清白,这可不是我的发明,您没必要跟我较真,更没必要存心拿我试问,本人概不负责的
作者简介:许茂生,男,笔名遁魔、洗耳翁等。河北省涿鹿县人。县文化局工作。已出版多本作品集。张家口京畿民间文化研究会理事。涿鹿民俗文化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涿鹿收藏家协会理事。涿鹿秧歌角研究会理事。热心于推广和研究本土文化。文笔优雅细腻。非凡中国艺术社团特邀嘉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