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涵自传【卷四】《独木之桥(77)》
[张涵自传朗读版]
文/张涵(韵娘·吉妮)
77.招办急电火速召见,主任力劝志愿重填
我立即请假,赶往市里。
招办找我,而且电话里那位女老师的口气很是和蔼,难道我真被山大录取了?真是这样,我可追悔莫及了!
一路换车顺利,按时到达,但是心中忐忑,焦虑不安,对当时那个招办的地址竟没有给予特别注意,现在回想起,竟连它的大致方位也无从想起。
那是一个三十来平米的房间,一张大写字台后面坐着一位直发齐耳、面色白净、身材瘦小的女老师,看样子正在等我。见我进来,她起身相迎,眉开眼笑,前排上面门牙上一个小小的豁口让她的笑容显得特别的灿烂。
她自我介绍说,她姓杨,是她给我打的电话。

我按照示意,在她对面那把黑色椅子上拘谨地坐下。
“你这小丫头,当了好几年运动员,还能考上大学,还考得这么好,你还真不简单哪!”她满眼欣赏慈爱地看着我,好像看着她的关门弟子或得意门生。
“你知道今年咱们济南市共有多少社会青年与在职职工考生参加初试吗?”她问,顺手举举手里的一摞资料。
我摇摇头。“一千二百九十四名!”她说,标准的济南话,字正腔圆,音色俱佳。
“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初试合格参加了复试吗?”
我再次摇头。
她举起右手,放出食指和中指。
“两个?!”我吃惊,立刻想到了艾华,因为他386分,而且已被山师录取……
难道最终通过初试参加复试的仅仅就只有两个人,而这两个人真的恰恰就是他和我?!这么巧?!

“可你只报了一个志愿,而且还选了不服从分配!”杨老师长叹一声,难掩无限感慨,“我做招生好几年了,我这还是头一次听说,还真有人敢报不服从分配!”她将分配的“配”字发成强烈的爆破音,以示强调。
我这才知道,原来,在其他人的概念里,高考太难,复习太苦,所以考上就已谢天谢地,所以没人还会挑肥拣瘦,所以志愿表里虽有“服从分配”和“不服从分配”两个选项,但下面那个否定的回答,从来不曾有人勾选。
“我今年……没考好。”我低头嗫嚅。一想起初试后的蹉跎日夜和复试时的无可奈何我就痛苦不已。
“所以啊,我这才叫你来,跟你说说改志愿的事。”
“改志愿?”我一愣,“这么说,山大没有录取我?”
“山大没有录取你,而你又选了不服从分配,所以……”似乎是怕我受到打击,杨老师欲言又止。

“山大没录取我呀?太好了!”我喜不自禁一脸惊喜,比惊闻自己是初试状元时愉悦多了。
杨老师一脸诧异,态度谨慎,语气委婉:“所以招办就……没给你调剂。”
“这就对了呀!我填了不服从分配!”我说,差点对她表示感谢。可千万别把我调剂到哪个师范、师专去,我想。
只报了一个志愿但又未被录取,未被录取又未被调剂,这简直就意味着我这位初试第一、复试通过的“社会青年与职职工”类考生今年的大学之梦彻底破灭。闻此消息,我该是当头挨了一棒的大失所望、被人釜底抽薪的捶胸顿足、痛失至爱的万念俱灰和GAME OVER 的寻死觅活的情绪演变节奏才对啊,可我竟然。。。。。。“这就对了!太好了?!”

招生数年、经验丰富的杨老师迷茫了,说话也更加小心:“但是按照规定,我们可以建议你修改志愿,所以我这才叫你过来。。。。。。”
“填了不服从分配不是不能调剂的吗?”我急着插话,准确说是表示反对和试图制止。
杨老师简直懵了:没被录取,还提醒她别给调剂。。。。。。她看着我,似乎不是有点怀疑我这个外语类初试状元的中文理解能力,而是怀疑我神经是否完全正常。
“不是调剂,是修改志愿,相当于重填。”杨老师牢记使命。
啊,还有这事?!我一时思路大乱,愣在那里。
看我迟疑,杨老师笑了。她爱惜人才,已经为我找好了退路,不想也不会让我这个初试第一优秀考生志愿落空。

“我问你啊,你愿不愿意去山东省对外贸易学校?”
“我……”我还在分辨被调剂和改志愿的不同。
杨老师一摆手:“你先别急着表态,先听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个学校啊!第一,它在青岛,那可是好地方;第二,它是外贸学校,这可是好专业;第三,它虽是中专,但毕业分配好,所以比很多大专还热门!”她掰着手指头来回踱步,然后站住,侧脸,微笑地看着我,等我表态。
“我今年真的考坏了……我想再考一年。”我说,一点没领杨老师的情。
杨老师上下左右打量着我,表情沉重地回到桌前,默默地坐了一会儿,然后轻声说道:“我知道你的学习精神,也知道你的学习能力,可我也必须提醒你,这高考可真是,一年更比一年难、一年更比一年难啊!你可千万千万、千万千万想好了!”
“我知道,杨老师。我还是想再考一年。”我说。
我真的不甘心。我还是想冲出山东,考进北京,而且是考进北大。
如果杨老师知道机场没电,知道我到现在书都不齐,知道我统共就才复习了半年,她一定支持我再考一年,我想。
人,最不了解自己的是自己,最了解自己的也是自己。
人,前途命运自己把握,荣辱成败自己承担。
待续,下期更精彩,努力更新中……


🌹张涵,曾用名,张立新,张焓。曾是山东省飞机跳伞队专业运动员,山东省会外语类高考状元,留美MBA,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清华大学全职教师、中国政法大学兼职教授,特大跨国外企NP、UDI职业高管、CPC、JDC、JDC-SOUTHERN中国首代,世界银行独立咨询专家,世界银行GEF中国项目英语培训首席专家,专职写作者(全球速成《张涵英语》、张涵自传《拥抱沧桑》、影视剧本《独木之桥》、《张涵杂文正论》等),业余音乐人(2008北京奥运全球征歌大奖作品《WE SAIL(我们航行)》、一月网转千万并被各大网站收录的爱国歌曲《中华在崛起》及《张涵百首诗歌集》(大歌/小歌、民美/通俗、抒情/说唱、中文/英文)、现代歌剧《快快长大》词/曲/编剧(创作中)。

海 报
自传作者张涵女士出售同名百集网剧、40集电视、单集电影剧本《独木之桥》,协助售出,两成致谢!行业淡季才是事业良机,资源共享方能合作共赢!欢迎联络,共赋新篇![握手][握手][愉快][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