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滹沱河
文/王恒昌
农友们几次撺掇我去看滹沱河。因为懒得动,都被我找理由谢绝了。清明那天,他们又来约我,其中有两个是去过的,说现在的滹沱河改造得如何如何好。“去吧,去吧!老在家里窝着有啥意思!”几个都是儿时在一起玩的小伙伴,上学在一起的老同学,后来先后回村,干农活时摸爬滚打在一起的老搭档。现都已到古稀之年,常聚在一起聊天拉家常,说笑话的。盛情难却,我答应了。
我们一行四人,每人骑一辆电瓶车就出发了。滹沱河位于我们村北边5公里处。上了环城路往北不远,穿过石德铁路和3O7国道,再从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地道桥下钻过,就到了。滹沱河发源于山西省北部,穿过太行山无数崇山峻岭,一路南下,流经许多断崖险滩,崎岖山谷,弯弯曲曲艰难行进,一直流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转而向东,终于到达华北平原。于是一泻千里,见证着历史苍桑,映印着两岸风景,毫不回头,毅然流向大海。曾记得小时候,我们瞒着父母,偷偷地溜到河边,几个小伙伴学游泳,打水仗,捞虾米,捉泥鳅;曾记得灾荒年月人们三五成群地到河滩挖水葱草,把它的根晒干碾压成面,去充实饥辘辘的肚子。滹沱河历史上几经改道,每次改道都是一场大灾难。听老人们讲,这最后一次是民国六年,河堤决口水淹三县,房屋倒塌,田地冲毁,两岸百姓流离失所,远走他乡逃荒要饭,遍地饿莩,百里无人烟……近些年,北方干旱少雨,滹沱河已断流二十多年了。河滩一片白沙,偶尔有星星点点的灌木丛。遇大风天气,沙石飞卷,天昏地暗。两岸的土地早已不能接受它的哺育之恩,好多年就改用机井水泵灌农田了。

现在再看,在公路和河堤之间的开阔地带是一片杨树林,似是滹沱河一道天然绿色屏障。杨树枝上刚长满毛茸茸嫩绿的叶子,时有鹅绒般的杨絮飘下来,像雪花飞舞。走上河堤,我们被眼前的景色惊呆了!河堤两侧满是红花绽放的海棠树,我们行走在中间的柏油马路上,飘飘如在五彩霞光中漫游。走下河床,在河床与河漕之间,又是一条油路。靠河的一边装有汉白玉护栏,河床坡地开满紫色的花。河对面是绿茵茵的草地,覆盖了整幅河床。仰望天空,有十几个风筝在河面上空飞舞,原来是对面河堤上几个孩子放的;俯首下瞧,几个人在水边垂钓,有老翁,也有年轻人,甚是悠闲自得。微风拂面,河水轻轻荡漾。我们都有点醉了。我不由想起“人在图画中”和“春水一江白如练”的诗句。扶着栏杆,东观西望,我们发现这已不是那条任意纵横的巨龙,而分明是一道整整齐齐,规规矩矩的,美丽的人造运河!不敢相信,这就是我们多年来风沙弥漫,荒凉单调的母亲河吗?几年不见,是谁把你变成了公园?
继续往西行进。我们一边欣赏两岸的美景,一边谈论有关滹沱河流域的故事和传说。谈两汉之间,王莽派王朗追杀刘秀,刘秀撤逃到河边,河水忽然秋季结冰,刘秀率人马踏冰过河,安全北去;谈金元时期和明代燕王扫北,在滹沱河两岸杀人无数,逃荒者无数,永乐二年,山西洪洞大移民于中原;谈太平天国北伐军人马俱陷河泥,全军覆没;谈吕正操、范子侠、马玉堂等领导军民在两岸抗击日本鬼子的故事;谈解放石家庄、太原,老百姓勇跃参军,积极支前的点滴;谈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根治海河,上修水库,下挖排河,几十万人大会战的壮丽场景……凡是想到的,无所不谈。当我们谈到日寇在河南岸屠杀我同胞,制造了骇人听闻的“梅花惨案”,“朱家庄惨案”时,不由得激情满怀,情不自禁潸然泪下。路边一个小女孩说:“妈妈,妈妈!你来看,这几个老爷爷哭了。”
临近县城了。我终于辨出阔别了半个多世纪的藁城中学。学校在城北紧靠河堤。教学楼直耸云天,怕有二十多层吧。我们上学时,连两层的都没有。再西去不远,就是横跨南北的滹沱大桥了。桥护栏上竖一大幅标语:一花一世界,一水一滹沱。字迹苍劲有力,雄浑潇洒;河床坡地上,由白色的花组成,3米见方的几个大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绿草的簇拥陪衬下格外醒目。大桥南端东侧建有一体育场。几个人在打网球,篮球场上在进行一场非正式比赛。整个桥面形成了一农贸市场,中间行人,两侧摆满摊点。水果蔬菜,小吃玩具,应有尽有,热闹非凡。北岸临桥东侧是新建的滹沱公园。在绿树的环绕下,其间花草丛丛。亭台楼阁,假山真水,曲径廊桥,压板滑梯,布置得疏密得体。很多孩子在爸妈的陪同下,玩得兴高彩烈。转了一圈,我们在长椅上小憩。经商议达成两项决定:一是走到城西梨园庄观梨花后从南面另路回去,二是夏天选日到上游黄壁庄,岗南两个水库玩玩,并顺路瞻仰革命圣地西柏坡。

城西三里的梨园庄,不只是有梨树,也有不少桃树。时值桃梨开花季节,满树梨花似白云朵朵,片片桃花像堆堆红霞,竞与西边的晚霞拥挤在一起,分不清哪是花哪是云。燕子在绿柳中穿来窜去,杜鹃鸟在不远处唱歌。滹沱河水满载着两岸浓浓的春意,无声无息,东流而去。
我想,世世代代生活在这这片土地上的勤劳智慧的两岸人民,多么像我们的母亲河,历经多少惊涛骇浪,多少凄风苦雨,挣扎拼搏,前仆后继,用鲜血和汗水,用毅力和自信,终于摸索出一条金光大道,于是就毫不犹豫地挺胸阔步,奋勇向前。
在回去的路上,我们谈起国家的南水北调工程,多么企盼它早日贯通,那时候,我们的母亲河就会长年流水不断,上游能蓄能泄,下游能排能疏,河水能灌能航。再不怕旱涝灾害。我们想象在有生之年,坐上快艇去游白洋淀,看当年的雁翎队的船还有无?荷花淀还有荷花吗?坐上汽船顺流而下,横穿华北大平原,到天津尝尝“狗不理”包子,看解放桥还架在海河上空吗?
愿我们的滹沱河滚滚向前,长流不息。

作者简介
王恒昌,男,汉族,笔名王茵,网名休闲老农。石家庄市藁城区人。自幼喜爱文学,曾在市区级杂志发表小说,散文,民间故事多篇。2O14年出版诗集《绿野》,2017年曾主编藁城区《织锦村志》。近年来在《思归客》诗刋和网络平台发表诗歌散文多篇。现为华夏思归客诗刋特约作家,思归客石家庄分会理事长。藁城遗风文学社总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