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陈有强,1954年生,山西省万荣县王显乡贤胡村人,1971年于本村七年制学校毕业,自幼爱好文学、书法等,晚年对诗歌、散文情有独钟,闲暇时喜欢写一些生活中深有感触的东西聊以自慰。
岁月蹉跎,艰难困苦的日子也挡不住我们的成长,几年后我们都到了结婚的年龄。兄长早我两年结婚,随后我也在婶子、大姐、父亲的操持下与本村的妻子走到了一起。那时我和兄长结婚的一切大小事情,婶子把心从头操到尾,包括后来我们两家生孩子,媳妇们坐月子,都离不了婶子的帮忙照护。婶子已成了我们家的定海神针,家里什么大事小情,巷里人也都知道,问他婶子去吧!小脚的婶子在我们两家跑前跑后,真正成了我们两家的主心骨。
人生无常,有时被命运注定。那年,二姐经常在婆家遭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一度回到娘家来诉苦,寻求帮助。母亲临终的担心真的得到应验。二姐性格善良,常被婆家欺负。父亲因二姐的事也非常恼火,当下让我把婶子大姐叫来商量。婶子听了二姐的诉说后,火冒三丈,一怒之下,领着我们找到二姐婆家去讨公道,婶子一马当先,上前就去和二姐婆家人去理论。那一天,巷道里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婶子正气凛然,在和二姐婆家理论的同时,又让我去找大队干部,婶子调兵遣将,真有大将的风度。我心里暗暗佩服,一个小脚的女人那儿来这么大的能量,婶子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令我们年轻的后辈汗颜,我当时已在心里边把婶子看成是我们家族的英雄。最后二姐的事在村干部干预调解之下,婆家人向二姐和我们家人道歉,婶子才算罢休。这事闹的沸沸扬扬,村里人都知道二姐有个厉害的婶子和大姐撑腰,料他们以后不敢再欺负二姐。但后来接连几次又起争端,二姐与婆家的关系没有得到改善,有主见的婶子和大姐,还是力主二姐离开这个可恶的人家,此后,二姐的婚事还是婶子作的主,好人有好报,二姐得遇好人家。如今子孝媳贤,生活美满,晚年很幸福。谁都有几年的累赘生活。那几年我们几家都是孩子小,负担重,婶子和叔父在管好三弟小孩的同时,抽时间还给我和兄长照看孩子,照看门户,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也减轻了父亲和我们的一点压力。曾听婶子说过,解放前爷爷奶奶吃斋行善,我们家也属积善之家,父亲和叔父从来没有起过争执,婶子也常给我们小辈讲她和我的母亲和睦相处的故事,她们几十年的妯娌关系,从来没有红过脸,在巷道传为佳话。这些优良传统都是老一辈给我们传下来的,我们兄弟姊妹包括婶子那边的姐妹和我们关系处的很好,尤如一家人一样。特别是婶子最小的女儿嫁在本村的改玉,我们从来都当作亲姊妹对待。我特别记得叔父经常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弟兄们要好,银钱少打搅,亲戚要好,银钱少打搅。这大概是叔父一生的经验之谈,我那时对此还不甚理解,还冲叔父顶嘴,你说的这些不打搅那亲戚朋友不就断来往啦!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也终于明白了,对叔父的观点也颇为认同,有了更深层的理解。少打搅不是不打搅,必要时该帮的还要帮,但之所以提醒是不论什么关系,不能完全依赖别人的帮助。叔父的言传身教,今天才真正领会了。
忘不了那一年,我在临街的巷道盖了个小卖部,当时作货架需用些木板,那时我手头也不宽裕。婶子知道我的底细,主动让我从她家里把板子搬来用,后来我要给叔婶算钱,婶子拒绝道,你要算钱我还真不让你用哩!我知道,只要我们干的是正事,叔和婶都会全力支持的。婶子有一样绝技让人不可思议,那就是不管你遇到蝎子蜇了还是蜜蜂蜇了后,婶子用嘴吹口气,然后嘴里念念有词,马上被蜇的人疼痛消失,村里人都知道这回事。我曾经问过婶子你嘴里念叨什么,她不说,并告诉我们说这个海潮法说出来就不灵啦,只可惜婶子没把这个秘方给我们后辈留传下来。
九三年,婶子一度身体感到不适,结果到运城医院检查已是癌症晚期,依然做了手术,后来在我们两边兄弟姐妹的精心照料下,婶子坚持了有半年多点时间,仍然没有躲过死神的危胁,于九四年正月十一日,在众儿女的陪伴下,婶子安详的离开了这个世界,那年婶子七十七岁。婶子在我母亲走后的多年时间里,一直像母亲一样关护我们,帮助我们。婶子的去世让我们深感悲痛和不舍,在婶子的灵前我哭得昏天黑地,肝肠寸断,恩比天大的婶子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随后在九八年的腊月初八,叔父也在八十四岁时因病去世,两位曾经疼我亲我的亲人,相继离开了世间。叔婶在世时,我们弟兄们光景紧巴,生活窘迫,没有好好地孝敬过叔婶,现在想来也是让人悔恨不已,子欲养而亲不待,真的是一种悲哀。
今年清明那天早上,我们三兄弟领着孩子们,一同来到了叔婶的坟前,坟边有前几年侄儿应科栽的四棵柏树,现在也长得枝繁叶茂,绿气森森。我们在坟头压上纸,摊开子福献上,把所有带来的冥币都放在坟前燃烧,我在心里默默遥祝远在天堂的叔婶二老一切安好,愿叔婶在天之灵显圣,庇佑我们家族兴旺,子孙平安。
认证编辑:张忠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