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脚粉成为河源人的《源.味》书籍正式发行
近日,在2020年河源市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编制的《源·味》书籍正式发行!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本以多媒介多维度模式传播,图文可读,音频可听,视频可看的书!
该书精选河源五县两区最具代表性的客家菜品,从菜品特色、烹饪技巧、菜品标准、流行地域、历史渊源、特色典故等方面介绍,并手绘每个县区的美食地图,为读者在河源的美食之旅上提供指引。
在《源·味》书籍里共有43道美食,最受河源人欢迎的,当然是——猪脚粉,这是河源最有代表性的早餐与小吃。
猪脚粉
猪脚粉是河源最有代表性的早餐与小吃,它简单质朴的外表下,透着客家人精工细活的打磨。细如线丝、富有弹性的米丝和皮弹肉嫩、耐嚼韧劲的猪脚相依相偎,是每个河源人心里的“河源记忆”。
大米是中国人必须感恩的粮食,它养育了動劳善良的中国人,拥有它,才觉得生活踏实。一碗白米饭的恩情远比一顿山珍海味来得实在。爱吃米的人,也会爱上一切米制品,比如年糕、发糕、米粉。不管米变身成什么食物,都能释放出大米的香味,那是我们熟悉的味道。
米粉,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是中国南方地区流行的小吃,在每个地区都做着或多或少的变身。
河源米粉,也叫河源米丝。细如线丝,细而不断,久煮不烂,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是每个河源人对“米粉”这一形象的固有认知。
猪脚粉,以河源米粉为主料,以猪脚为辅料,是每个河源人心里的经典早餐。猪脚粉是河源最有特色的早餐和小吃,如果来了河源没有吃一碗猪脚粉,那就不算来过河源。
一碗粉从点餐到端到你面前,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因此人们认为制作这道特色小吃十分简单。其实不然,你看到的只是表象,猪脚粉的制作工序还比较讲究。
新鲜猪脚去其油脂、臊味,熬炖6至7小时,无须添加任何佐料,然后将猪脚和汤水分开。猪脚放一旁备用,而长时间熬制的汤就成了猪脚粉的原汤。熬炖时间长,才能保证猪脚有嚼劲,胶质、肉质都鲜美爽滑。此时将胡椒和盐加入汤底,味道咸鲜,回味悠长。米粉先在清汤里氽水,保持米粉的弹性。再将米粉烫入原汤中,夹几块经过6至7小时炖煮的猪脚,撒上葱花,就是一碗猪脚粉了。
猪脚由于是白味熬煮,没有添加任何调料,因此能保持原色,又因熬煮时间长,香气都入到猪脚中了。这一碗猪脚粉常常给人一种柳暗花明的感觉。你以为它寡淡无味,实则味道浓郁。平铺在米粉上的几块白煮猪脚清淡却不寡味,猪脚皮弹肉嫩,耐嚼有韧性;米粉不粘牙,不夹生,保持原有的米香,又因细滑而极易入味;汤鲜美、浓稠,还有微微的辣感,别有一番滋味。那汤汁也不知怎么就炖出那么浓郁的味道,米粉细细的、软软的,有嚼劲的猪蹄把胶原蛋白带了来。通常一碗是不够的,米粉再多点、猪蹄再多点才行嘛。或是配上一碟青椒圈佐之,也是不错的。
这一碗猪脚粉香味扑鼻,空气里净是胡椒、猪脚、米粉交错而生的浓郁气味。那是每个河源人最熟悉的味道。所以3分钟上桌的猪脚粉背后,是河源人对于小吃的精细打理。由于猪脚粉在河源人心中的重要地位,河源人总是认为米粉就应该配猪脚,而猪脚粉的汤里也一定要有味道鲜浓的胡椒。这些我们都称为“河源特色”“河源记忆”。这种河源记忆也感染了很多外地人,许多外地人慕名来河源就为吃一碗猪脚粉,而每个在外的游子也总是在午夜梦回时想念着家乡的猪脚粉。一碗有限的米粉,表达着无限的情谊,述说着米粉香里是故乡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