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堡历史文化的热心人——姚敬厚
文/倪高扬
10月17日的“坡子街”作者团金秋陈堡草荡行,虽似走马观花,但我歪打正着,结识了一位新朋友,陈堡历史文化的热心人——姚敬厚。
之前,我和敬厚有过网上交往。那是我感觉《兴化歇后语例赏》书稿体量不足,设计出“乡村搞笑,匠心独运”篇凑数。他不藏不掖,一下子提供给我十几篇与地方历史文化有关的歇后语短文。
其中“张文才摸季花(桂鱼)——十拿九稳”。说的是陆家庄边缘的鱼塘水底下有一口古井,村民张文才常到那井口里摸季花。隔三差五去摸一次,少则一两条,多则三四条,从没有空过手。
敬厚时常有关于挖掘抢救陈堡地方历史文化的散文在“坡子街”上发表。其中的《牛屎饼》刊出后,有人质疑抄袭。我细细欣赏、分辨两篇《牛屎饼》,觉得风格迥异,一篇侧重于文化,另一篇侧重于文学,敬厚的属于前者,毫无抄袭之嫌。随后,我写出《也说“牛屎饼”》投给“坡子街”,企图狗尾续貂。
这次有幸参加陈堡草荡行,方才了解到,敬厚已写成百余篇类似记录乡土农事文化的文章。敬厚作为特殊代表全程跟踪本次“坡子街”作者团金秋陈堡草荡行。我俩一见如故,他为我开了不少“小锅灶”。他不是导游,胜似导游,对陈堡的历史文化了如指掌、如数家珍。
在唐庄村史馆,他指着玻璃罩里一只完整的陶罐,一五一十地介绍:这陶罐经考古专业人士鉴定为汉朝抑或更为久远的遗存物。然而,这一陶罐是他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发掘的。 省考古协会会员、张郭良渚文化发现人孙建中,是敬厚同学华正堂的朋友。去年春节刚过,他利用这一层关系,专程邀请孙建中先生指导,不仅发现了这只汉代陶罐,还参与了陆家庄隋唐遗址的挖掘和鉴定。
敬厚对家乡蒋庄古井的考古挖掘,近乎痴迷和疯狂。为了见证蒋庄的古老,不言放弃,在专家指导下,先找到原学校院子里的一口古井,同时发现南北方向的古砖街,最终在西庙后面找到了另一口被尘封40多年的古井。
这口古井比较奇特,有上小、下大的两个方形井圈,石材分别为汉白玉和火山岩。他分析认为,这“一井双口”是因为周边地势的不断抬高而“水涨船高”,从而在原有大井口上加了一个小井口。
敬厚还不紧不慢地讲述了一个可作佐证的故事:很久以前,某小姐投进此井自尽身亡,后人以防悲剧重演,在原大口井圈上加上一个小口井圈。说到这里,敬厚欣喜地告诉我,经过考古专家鉴定,此井的上、下井圈分别出自明朝和宋朝时期。
敬厚对距离蒋庄6华里的向沟村的古井挖掘同样了然于怀。向沟古井群的挖掘发现似乎“得来全不费功夫”。其中一口古井的井口已经损坏,井壁由带公母榫的弧形砖块砌成,内径宽大,人在里面可动锹挖掘。考古专家说,凭此向沟村的历史可向前推至秦汉时期。敬厚的讲解之所以如同行云流水,是因为挖掘活动都有他身体力行。
我们登上画舫徜徉草荡,蓝天白云下,碧波鳞鳞。敬厚就湖说湖,娓娓道来。
穿越版有:此草荡天然形成,是古代海边的一处海湾,受海湖的推托,泥沙沉积,形成泻湖,后不断淤积成草荡湿地。
现实版有:“退圩还湖”后的陈堡草荡总面积6346亩,其中1800亩堆土区,4546亩水面,是兴化南部地区唯一的自然湖泊、泰州境内最大的天然湿地。
展望版有:第二十届省运动会水上运动中心确定选址在此,将建成8条专业赛艇道、两条辅助赛道,还有配套驳岸消浪设施、专业训练基地等。可谓头头是道,滴水不漏。
任何一项事业成功的背后都有着一两个、甚至一群充满情怀的人。在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研究方面,敬厚数年如一日,四处奔波,挖掘研究,成了名副其实的“陈堡通”。
在陈堡文化站的一面戗牌上,我们目睹到一个标题:姚敬厚 一位乡土历史文化的热心人。
2020.10.18
作者简介
倪高扬,泰州洋思教育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蒙台梭利协会认证讲师,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兴化市楚天实验学校创建办顾问,兴化东方巴黎幼儿园、泰州幼蒙教育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地方文史研究爱好者。近年,除了致力“点燃孩子心中的智慧之灯”、引导教师“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之外,有空便与书为友,爬爬格子,出版《敬畏教育》《有滋有味兴化话》等著作七部。

